“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海报
()2018年10月27日下午,“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在广州红专厂E11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本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广州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联合主办。本次展览以日本传产法(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指定代表性“传统工艺品”为核心,辅以各位艺术家的作品,展示源自日本各地的传统技术与原材料的“手工作业的形态”。
日本国广州总领事馆 王小丽主持开幕式
日本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石塚英树致辞
广州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馆长黄丽诗致辞
艺术理论家皮道坚致辞
开幕式到场的嘉宾有:日本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石塚英树、总领事夫人石塚千惠子、广州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馆长黄丽诗、日本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井上爱子、艺术理论家皮道坚、艺术家林学明、青年学者颜勇。其中,日本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石塚英树、广州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馆长黄丽诗、艺术理论家皮道坚先后上台致辞。
“手工的意义”学术对谈现场
“手工的意义”学术对谈现场
点此回看艺术头条全程直播:
手工的意义
开幕式前,在广州红专厂E6馆还举行了“手工的意义”学术对谈,艺术理论家皮道坚、艺术家林学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颜勇作为对谈嘉宾,围绕日本传统手工艺的美学根基及其历史详述了各自的理解与看法。
“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现场
“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现场
“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现场
“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现场
日本在明治时代迎来了产业的现代化,曾经以手工作业的方式制作而成的工艺品(手工产品),多少都因为机械的引进而被以量产为目标的工业产品所替代。不过,尽管进入明治时期以后机械工业化不断发展,日本各地以小作坊形式所制作的手工艺品还是依靠少量生产存续了下来,这不仅培养出优秀的工匠,而且在这些小作坊的手艺人中,还诞生了许多充满个性的工艺作家。
“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现场
“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现场
“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现场
“日本手工作业的形态——传统与手艺巡回展”展览现场
根植于日本各地风土文化的传统原材料和技术,运用在通过工匠们精湛熟练的手艺制作实用工艺品以及由工艺作家创作创意作品这两大领域,工匠和工艺作家互相影响,从而在产业与艺术这两方面为日本的整个工艺领域孕育出深厚底蕴与高品质。
本次展览包含陶瓷器、染织、漆器、金属工艺品、木竹工艺品、玻璃、纸张共计七个领域的展品。
美浓烧 红色志野酒壶、茶杯、酒盅
蓝色志野酒盅 茶杯 酒壶 酒井博司
1、 陶瓷器
在日本,人们会将颜色多彩、形状各异的餐具搭配使用。而起源于土器的制作并且拥有1万3千年历史的陶瓷在种类繁多的工艺品类,其工匠人数在日本依然处于首屈一指的位置。
东京手绘友禅会客和服 香风
2、 染织
将线染色后再织成布料的“织造”与编织出素色布料后再进行染色的“印染”所形成的染织工艺中,日本不仅在“织造”技艺方面发展神速,尤其是进入8世纪以后,其“印染”工艺也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
高冈漆器 汤碗
红色莲藕碟 "佐藤剛 (伝統工芸士)"
3、 漆器
在英语中被称为“JAPAN”的漆,也是象征着日本工艺的原材料。起源于8世纪的漆工艺, 最初采用漆皮制作物件主体的成品较多,但后来逐渐发展出被称为“描金画”的技法,也就是以木材为原料制作出主体后,涂上透明的木漆,撒上金银粉后,再打磨出光泽。
南部铁器 文镇 灵芝 須賀正紀
霰纹铁壶
4、 金属工艺品
从农耕开始的纪元前4世纪开始到纪元后的3世纪左右,铁器和青铜器从大陆传入日本。铁器作为农耕器具来使用,而青铜器则主要用于进行宗教的祭典活动。
虫笼子
大馆曲木 便当盒
5、 木竹工艺品
木工艺品、竹工艺品的历史非常久远,在纪元前4世纪左右为止的绳文时代的遗迹中曾出土过木竹工艺品。
酒盅 根本幸雄
江户切子 红酒杯 根本并雄
6、 玻璃
虽然日本自8世纪起就开始制作玻璃球,但利用玻璃制作器具的做法,实际是在16世纪后半叶,从欧洲传入玻璃工艺之后才开始的。最初制作玻璃器具的地方是长崎,然后传到大阪、江户,最终推广至日本各地。
越中和纸 草木染信纸
黑竹手柄团扇 柿子单宁 茂木伸彰
7、 纸张
大陆的抄纸技术传入日本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6世纪以前,而在8世纪已推广至日本各地。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1月14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日本工艺,日本传统手工艺,手工艺,红专厂,,手艺,传统,日本国,形态日本工艺 日本传统手工艺 手工艺 红专厂 手艺 传统 日本国 形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