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意觉蹈刃:陈海燕“息息相关的人生”再次绽放_绘事微言-陈海燕-作品展-微言-陈老师-现场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网
 
2018年10月17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系列学术展“绘事微言”

2018年10月17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系列学术展“绘事微言”第六回“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在梦园教学区开幕。图为陈海燕在开幕式现场

“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展览现场

  2018年10月17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系列学术展“绘事微言”第六回“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在国美梦园教学区开幕。本次展览以手稿为主,坦率、真诚地展现了一名艺术家如何用强大的身心力量、迷人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由来已久的热爱构建起超现实的自我世界的创作链条。“我也是陈老师的学生。”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方利民说,“我其实和她很熟悉,但这次展览我印象很深,这么多作品,很多是我们当年共事时做的,当时事情很多,很难想象会诞生那么多作品,所以这个展览很不容易,她把她的工作和创作状态,包括从笔记手稿转换成作品的过程都很完整地呈现出来,这非常好。”

本次展览策展人、基础部副主任郑端祥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方利民致辞

陈海燕致感谢辞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主任曹晓阳主持

  “我来到美院是带有梦想和希望的。”陈海燕80年代入校,至今已30余年,“今天看到你们这么年轻,非常高兴,从你们身上似乎也看到了当年我对艺术追求的希望,希望你们今后更加坚定这份信念。”这正暗合了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主任曹晓阳所言:谁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但每个人的人生都从眼前和脚下开启。“我们举办这个展览,是希望通过不同的艺术家来展现他们的工作方法与路径,每位同学未来也将如此建立自己的工作方式与路径,同时,也旨在通过这样的专业思考呈现背后的教学价值观。” 

  陈海燕,1955年出生于辽宁抚顺市,1984年毕业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的确,陈老师近四十年的艺术之旅已然足够漫长,虽说本次展览我们试图勾勒陈老师的‘日常',其实我们很清楚,这个粗旷的线条根本无法协调五味人生。表面看来陈老师的‘梦'是构成作品叙事的纵贯线,而实际上它只是一条走近陈老师的快速通道,这个设计很别致且富有亲和力。”本次展览策展人、基础部副主任郑端祥如此说。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系列学术展“绘事微言”第六回 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展览时间:2018.10.17-10.24展览开幕:10.17 下午14:00教学研讨:10.17 下午15:00现场印版教学互动:10.17 中午12:00新木铃木刻社教学活动:10.20 下午13:00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梦园教学区专业基础教学部3号楼1楼展厅(转塘梦园街18号)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 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佟飚,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方利民,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于洪,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传统木版水印工作室“紫竹斋”负责人王超,知名艺术家吴俊勇,中国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闵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兴军等嘉宾莅临现场。

“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展览现场

  “绘事微言”是国美持续践行的教研系列展,一直以来这个展览的话题始终清晰地定格在“教学”二字,据郑端祥说,自从接触陈老师的作品,这个近乎固化的话题好像慢慢地在松动,教学作为话题不应该只涉及学院工作,这次的“松动”带来了精彩的“息息相关的人生”,豁然开朗了许多。他提示:展厅中的手稿大家应该密切关注,因为它紧扣“息息相关的人生”,他的感触是陈老师的创作关照了意识的盲区,她的学习堪称“深度学习”,意觉蹈刃的状态直切现实与梦境,这种渗透时空的穿透力已然超越了一般意义的雕琢,“大家应该留意展厅中艺术家为我们蚀刻的线索,从揉合中西的愉悦形质中拾取那冥冥之中的动人。”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意觉蹈刃,绘事微言,陈海燕,,作品展,微言,陈老师,现场意觉蹈刃 绘事微言 陈海燕 作品展 微言 陈老师 现场
下一篇: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第一阶段汇报展开幕_抢救式收集老一辈艺术_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口述-工程-汇报-现场||上一篇:曾成钢_杨冬江|_“一个天才的心相”忻东旺艺术作品展_曾成钢-策展人-清华-中国-美院-策划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