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化人: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第一阶段汇报展”展览海报
()2018年10月14日,“大德化人: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第一阶段汇报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由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承办。“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是广州美术学院2018年重点推进的口述史项目,重点在于抢救式收集学院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口述史料。此次汇报展对于当代美术大家云集的广州美术学院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大德化人: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第一阶段汇报展”开幕式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主持开幕式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李劲堃上台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上台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上台致辞
本次展览参展老艺术家梁明诚上台致辞
嘉宾合影留念
众多嘉宾领导参与了本次开幕式,其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李劲堃;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本次展览参展老艺术家梁明诚先后致辞。
“大德化人: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第一阶段汇报展”展览现场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有:潘鹤、陈金章、潘绍棠、胡钜湛、蔡克振、尹国良、郭绍纲、曹崇恩、梁明诚、曹国昌(按年龄排序)。展览将由口述史工作概况,以及艺术家的作品、生平、口述文字摘录、口述视频短片、文献资料等部分组成。通过汇报展,观众一方面可以直观了解到口述史工作开展的情况,另一方面得以近距离感受老一辈艺术家生动鲜活的艺术人生。
2018年8月20日采访潘鹤合照
潘鹤 艰苦岁月 40×36×46cm 玻璃钢
潘鹤 自弹自唱 38x31x46cm 铸铜 1945
潘鹤 当我长大的时候 65x37x46cm 玻璃钢 1953
此次汇报展取名为“大德化人”,据梁江教授介绍,其意义在于“大德化人”是中华文化一个悠久而高尚的传统。在《礼记·中庸》、《孟子》这些古代典籍中,我们常会看到“大德”一类论述。德行高尚者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这也是广州美术学院校训“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依据。与此同时,此项展事开幕之际,适逢2018重阳节和敬老节来临。美术园圃繁花硕果,后学晚生们,藉此略表对于众多美术界长者前辈的景仰和感谢之情。
陈金章向采访者介绍画册作品-龙成关摄影
陈金章 春回大地 145×90cm 水墨设色
陈金章 江峡游云 120x242cm 国画 2007
陈金章 满目青山夕照明 65x118cm 国画 1999
口述史学的意义,是通过调查与访问,以笔记、录音、摄影等手段记录当事人或目击者的经历或记忆,使鲜活的史料、史实资料得以保存和整理。近年来,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大热点,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学者更重视应用这一手段。美术学科也已涉足这一领域,当下较多集中在民间美术,尤其与非遗保护项目相关的范围,若干成果已推向社会。
2018年5月19日,潘绍棠在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荫远艺术公司接受广东美术“987口述史”采访,采访者:梁志钦 摄:李宇强
潘绍棠 先驱者 65x32x105cm 青铜 1981
潘绍棠 老人 23x18x40cm 陶瓷 2011
采访中,胡钜湛老师长子胡赤骏老师向采访者展示胡赤骏早年学画期间曾用过的水彩颜料 龙成关摄影
胡钜湛20世纪三十年代儿时在江门使用的绘画工具
胡钜湛 海练 120x300cm 布面油画 1973
胡钜湛 千手观音 208x129cm 白描 1960
胡钜湛 千手观音 局部
胡钜湛 二乔争艳 54x78cm 水彩 1990
当代美术事业发展,凸显出近现代美术研究的重要性。史料、文献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的学术诉求激增,口述史的重要性已被提到前所未见的高度。广东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变革潮流的引领者,丰厚的学术资源有待发掘。
2018年6月10日,在蔡克振老师工作室一方雅居明月轩采访 陈熹摄
蔡克振 报春 91x181cm 漆画 1978
蔡克振 漆祖之光 117x91cm 漆画 2002
尹国良访谈现场工作照
尹国良 “泉” 110×117cm 布面油画 1977年
尹国良 土罐 80x100cm 油画 2015
尹国良 怒江大峡谷 70x90cm 油画 2010
今日广东,美术界德劭年高的长辈仍老骥伏枥,继续为艺术事业作贡献,以口述史方式尽早、尽快、尽可能全面地把他们第一手的鲜活资料保留下来,是当今美术界极具价值又十分急迫的事项。
郭绍纲点评素描作品
郭绍纲 出诊 99×168cm 布面油画 1976年
郭绍刚 持书少女 37x25cm 油画 1964
基于此,今年推动的“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是整个广东美术界口述史系统工程的首期项目。所谓“987”,是指90、80、70三个年龄段的美术界长者。目前美术界100岁以上老前辈健在者,人数稀少,更足珍惜,需以抢救性措施另作加急安排。
2018年7月31日曹崇恩在展览室
曹崇恩常用石雕工具
曹崇恩石雕艺术著作、雕塑作品集及个人传记
曹崇恩 胡一川头像 33×30×60cm 铜
曹崇恩 黎雄才头像 26x29x54cm 树脂 1990
曹崇恩 杨秋人头像 30x37x59cm 石膏 20世纪八十年代
作为广东美术界口述史系统工程的首期项目,“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以全院90、80、70三个年龄段的老教授、老专家及当事人作为访录对象,按访录对象年事高低和健康状况推进采录工作。
梁明诚访问现场照
梁明诚 钢琴14×26×34cm 铜 1990年
梁明诚 射日 67x33x64cm 玻璃钢 1990
梁明诚 初夏 27x15x74cm 铸铜 1990
广州美术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工程的开展,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亲任该工程领导小组组长,调动全院各部门协作推进此项工程,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承担具体实施工作。前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现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教授担任该工程策划和主持人。
2018年6月22日曹国昌创作现场 卢其文拍摄
曹国昌 海岛民兵 38×42×36cm 1974年
曹国昌 少女系列(石) 35x20x15cm 石雕 1979
曹国昌 无题一 32x32x56cm 木 2017
曹国昌 无题二(女) 40x38x88cm 木 2014
梁江教授介绍,按照规划,该工程从广州美术学院做起,拟采录对象170余位,未来将逐步推展至全省各美术机构及各地市,拟采录对象高达300余位。
“大德化人: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第一阶段汇报展”展览现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与一般访谈有所不同,该工程采录工作极尽全力囊括艺术家人生经历、艺术生涯、心得体验等关乎艺术成长历程的各个方面,按照严格的工作规范,形成视频、音频、文字、照片等口述素材,力促口述史料的收集更加全面、深入、立体。此外,该工程作为广州美术界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项目,不但志在及时抢救留存广美老一辈美术工作者的口述史料,而且此工程已列入广美艺术史教学课程,将通过教学和实践培养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0月26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口述,工程,汇报,现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 987口述史工程 口述 工程 汇报 现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