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8日上午10时,由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和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北京印象南山文化艺术中心与北京鸟虫篆艺术发展公司承办的《凤凰涅磐2018中国鸟虫篆艺术精品展》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文化中心和中国鸟虫篆艺术研究院两地举行。
中国世界民族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致欢迎词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郑重宣布“让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怎样做才能让古文字活起来?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响讲话
鸟虫篆艺术研究院院长王祥云四十年坚持不懈研习、传承鸟虫篆,他和他的团队不断创新古文字鸟虫篆的表现形式,创作一幅幅书法作品,创造一件件精美器物。先后在瓷器、紫砂、石雕、玉雕、木雕、汴绣等领域开发成功,形成了鸟虫篆文化艺术的传承产业链,他们不畏困难,砥砺前行! 他们担起传承古文字的责任!他们在今天向您展示多年的成果:
中国鸟虫篆艺术研究院院长王祥云致答谢词
《殷切嘱托,时代担当》、《穿古越今,循法悟源》、《文字王国,独具美韵》、《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传承有序,后继有人》五大章节,近200件不同的作品,展示鸟虫篆艺术的前世今生,筑梦鸟巢!
传承鸟虫篆文化的目的在于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一带一路”精神。秉承挖掘、研究、传承、发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化理念,不忘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牢记担当的时代责任,让古文字活起来!
现场花絮
鸟虫篆艺术从原始的符号刻划中滑落,从商鼎周彝的图腾中走出,从夏商的甲骨中脱变,演绎为青铜时代的辉煌,秦汉时期的时尚,经过唐宋元明清的淬化,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标识之一。
活动现场
鸟虫篆艺术是古代文字核心密码的奇妙结晶,一笔一世界,一字一乾坤。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不曾忘却的沧桑故事,每一种方国文字,都是历久弥新的永恒记忆,每一个文字符号,都是耐人寻味的珍贵典藉。
现场花絮
鸟虫篆艺术是一种博大精深人文浸润的美丽文字。承载祥瑞文化惠泽一方,显高贵厚德以文化人,秉承诚信为本以驭天下。鸟虫篆艺术在以人化文,以文化人中彰显中国文化精神,吉祥、高雅、诚信,文、艺、人怡然自乐,中国历史文化的标识,化为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的郑重承诺,“让古文字活起来”。
郭沫若先生说,这是中国书法的源头,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陈寅恪先生说,它是中国历的血脉,解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鸟虫篆研究奠基人容庚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古人初造书契,以代结绳的梦想,用文字笔画艺术,表达感情,展望未来。
如今你是她活起来的见证人!鸟虫篆艺术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髄,带着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为官,如何从政的智慧,向世界宣喻中华文明。文载艺德,薪火绵延,孕育了千年共生共进的中国文化,也催生了世界最早的人类文明。她是古老的,也是日新月异的;是独特的,也是与世界相通的。
今天,鸟虫篆艺术传承人和爱好者,云集国家鸟巢文化中心,在交流互鉴中创造新传奇,以现代工匠精神续写新篇章。鸟虫篆艺术研究院和北京鸟虫篆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承担鸟虫篆艺术研究、创作、开发的团队。鸟虫篆艺术是这个团队的灵魂,在她的每一个神经末梢,鸟虫篆艺术都无声无息,又无处不在。
本次展览融艺术展示、文化交流、创意荟萃、名家聚集、经贸合作于一体,打开了与世界对话的又一扇窗口。
这是一种值得你来鉴赏的文化,这是一种来了看了就不想离去的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将会产生怎样的奇妙体验?中国历史文化标识之一的鸟虫篆艺术,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震撼?我们荣幸地邀请您出席这场文字艺术盛晏,品味文字艺术饕餮大餐,并作为让古文字活起来的见证人!
鸟虫篆艺术的前世今生,筑梦鸟巢!
中国历史文化的标识之一的鸟虫篆艺术传承在等你!
背景资料
中国鸟虫篆艺术研究成果介绍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内一些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什么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三个活起来?因为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的真正价值,不是它值多少钱,而是它背后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其中蕴含着我们老祖宗总结出来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参悟玄机,也是我们学习为人处世,体悟人生之道的重要方法。中国文字从创建到发展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我们的根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压舱石,这些都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书写在古籍里的鸟虫篆文字内容广泛,它从原始的符号刻划中生根,从商鼎周彝的图腾中走出,从夏商的甲骨中脱变,演绎为青铜时代的辉煌,秦汉时期的时尚,经过唐宋元明清的淬化,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标识之一。鸟虫篆艺术研究院院长王祥云四十年坚持不懈研习、传承鸟虫篆,他和他的团队不断创新古文字鸟虫篆的表现形式,创作一幅幅书法作品,创造一件件精美器物。先后在瓷器、紫砂、石雕、玉雕、木雕、汴绣等领域开发成功,形成了鸟虫篆文化艺术的传承产业链,他们不畏困难,砥砺前行! 他们担起传承古文字的责任!
1、鸟虫篆是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1)中国文字艺术在这里起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河南漯河贾湖遗址出土的甲骨上,就有11000年前的文字刻画符号。中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原始刻画符号→图形文字→甲骨文、鸟虫篆→篆书、鸟虫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过程,并最终固化为现在使用的文字。
在这个传承链上,篆书是一种古文字,鸟虫篆是中国艺术文字的先声,是中国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环。
(2)鸟虫篆贯穿整个历史时代
鸟虫篆起源于商代。作为一种皇家专用文字,其发展历程则经历了商代→周代→秦代→汉代→魏、晋→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奴隶制社会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晋代以后篆书不再使用,而鸟虫篆作为艺术在宫庭中传至清代咸丰年间。
(3)鸟虫篆在书法史上的传承
书法史上曾经形成了一个从东汉至唐代,跨朝代的联结与传承,源头是蔡邕。以蔡邕为代表,通过师承关系传承鸟虫篆等书法,这个师承关系传承是:蔡邕→蔡文姬→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羊欣→王僧虔→萧子云→智永→虞世南→歐阳询→陆柬之→彦远→张旭→李阳冰→徐浩→颜真卿。在这个传承体系中,有很多是有名的书法家。
2、鸟虫篆是宫廷文化,也是大众的宠爱。
鸟与文字构成的鸟虫篆,不仅是一个精神世界,同时又是一个自身具有建构功能的精神主体,兼备自身所指和非所指两种功能。鸟虫篆是宫廷贵族文化,古代帝王对鸟虫篆宠爱有加。按照历史朝代排列,历代都有喜欢鸟虫篆的皇帝。从商祖王亥到春秋十三国诸侯,从秦始皇开始,到清咸丰帝止,经历了商祖王亥→楚、越、吴、蔡、宋、徐、曾、申、许、晋、齐、邾、中山十三国诸侯→秦始皇→汉高祖、汉灵帝、汉献帝→曹操、曹丕、曹睿→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宋太祖、宋徽宗→元文帝→明世宗嘉靖、神宗万历、思宗崇祯→清咸丰的漫长过程。为我们留下了皇帝独爱鸟虫篆的专属故事。
鸟虫篆文化能够如此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足以说明鸟虫艺术在中国文化创世时期的重要示范作用。
3、鸟虫篆是秦汉时期全国通用文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时,灭掉六国文字,单独把鸟虫篆留下来,作为秦代八种官方使用文字,并让玉工孙寿刻制金印,“受命於天,既寿永昌”。从汉武帝开始,规定认识三千个鸟虫篆字,才能为官。大臣奏章必须鸟篆盈简,否则,打回去重来。汉灵帝为学习鸟虫篆,专门在洛阳设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艺术大学,鸿都门学。东汉王莽改制,变八体书为六体,鸟虫篆仍位列其中。唐太宗把鸟虫篆作为礼品赏赐大臣。
鸟虫篆文化作为中国最早的艺术文字在全国通用,足以说明鸟虫艺术在中国文化艺术初创时期的重要引领作用。
4、从地域上讲,鸟虫篆是大半个中国的时尚。
商周时期,鸟虫篆是大半个中国的时尚。鸟虫篆艺术引领中国文字艺术发展方向,创造了青铜时代的辉煌。现已经发现鸟虫篆文化遗存地域广大,涵盖了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东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十四个省、市。鸟虫篆文化遗存、历史遗址如此广泛,足以说明鸟虫艺术在文化创世时期的显耀地位。
5、很多文化先贤,经过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给鸟虫篆很高的评价。
在考古学家眼里,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唐兰先生说:“文字的起源是图画,所以较古的文字往往是一种图形。”
在书法家眼里, 它是中国书法的源头。郭沫若先生说:“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
在历史学家眼里,它是中国历史的血脉。陈寅恪先生说:“解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
在古文字学家眼里,它是中国文化的纹路。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指引,可以解开所有中国文化观念由来的秘密。
在人类学家眼里,它是中国祖先探索宇宙的工具。张光直先生说:“文字一旦和动物结合,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字,它是人类沟通天地的媒介和工具。用以交天地,通神灵,祛邪纳福。”
在民俗文化学家顾颉刚、容庚先生的眼里,它是古代艺术创造者,以文字形式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用文字笔画的变化,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感情,展望自己美好的明天。
6、鸟虫篆是以德树人的文化
《王子午鼎》的“孝”字,教我们做一个孝顺长辈,忠于国家的人。
这是个“孝”字,取之《王子午鼎》,现藏河南博物院。
这个字的造形好像一位跪坐的母亲,怀抱孩子。这是母亲养育子女的永恒写照,留了下来。让千秋万代的孩子,看到这个字,就想起了母亲给予的爱。中间的“子”字,像一朵喇叭花,两片细叶伸展着向上长。又像一个稚气的孩子,两条细叶,像两只细嫩的小手,高高举起,张着大嘴巴,好似在哭,好似在笑,或者是正在接应着天降的甘淋,母亲的乳汁。展示给我们的:
第一点,母爱的伟大。从古到今,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博大无私的。第二点,对儿童的保护,祖先早把儿童比成花朵,倍加呵护,母爱为世人保护儿童做出了榜样。 第三点,责任和义务的诠释。爱护子女,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义务,同样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子女的责任也是义务。 第四点,母子享受天伦之乐,展示的是大爱无疆。
读完这个字,在感恩母爱伟大的同时,让我们理解了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含义!这是从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孝。其实,王子午在这里讲的孝,不仅是普通的孝,也是大孝,也就是对国家的忠。
王子午是楚庄王儿子,楚共王的弟弟,是楚共王的国防部长,在关键时候,为了国家挺身而出。秦楚交恶时,他不顾杀头危险,护送王后秦赢回娘家。楚共王去逝,吴国乘机发兵侵楚。他设计伏击吴军,大败吴军。在铭文中,他要求子孙,以楚国社稷为根本,又要照顾国民的利益,为楚国称霸立下了功劳。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他要求子孙后代永远象他一样,有胆有识,无所畏惧。小心谨慎,避免失误,施行德政。王子午讲的“孝”既是尽心奉养并尊重父母,也是顺天之经,循地之义,报孝国家,是中华民族做人的基本要求。
这个“孝”字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思维模式,是中华民族紧密相连的纽带。这个“孝”字的描绘,从人的习惯观察角度着眼,摄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动态和部位,从符合人的观察习惯的文字形态取象,具有人们辨识和理解的广泛性。至今我们仍能辨识它,在我们和先民之间,无形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孝”字的端庄、厚重与质朴,“孝”字的灵秀、飘逸与率性,铸成独特的东方思维和中国性格。这种高超的文字艺术,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对审美规律的准确把握。用这种思维模式打造的文字性格与魂魄,形成了强大的汉字系统和丰富的汉语表意,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与今人架起的沟通桥梁,成为历史的丰碑,象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南腔北调的多彩方言,因统一的文字语意而和谐共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凤凰涅磐,鸟巢,鸟虫篆艺术研究院,,中国,篆文,古文字,文化凤凰涅磐 鸟巢 鸟虫篆艺术研究院 中国 篆文 古文字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