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世界视野中的龙文化(6)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日报
 
在文化交往中,西方对中国龙文化的一些解读存在许多误解
主持人: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西方一些人对中国龙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解。那么,主要有哪些误解?
王东:真正接近西方Dragon的中文词汇,是专门祸害人的“牛鬼蛇神”。我们中国人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尊重西方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无意对其他民族文化传统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我们指出这种民族文化差异,东西方龙的观念差异,只是为了避免文化交往中的误解。西方文化传统中的这种毒龙,与中国文化中龙有着不可混淆的天壤之别。如果西方人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理解中国人对龙文化的特别钟爱,很容易和无知加偏见的“中国威胁论”挂起钩来。西方个别人士无中生有地炮制“中国威胁论”,其中一条蛊惑人心、似是而非的历史论据叫“赤龙论”,就是说社会主义中国像一条红色毒龙,从东方兴起,必然给西方世界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厄运。但是,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国龙文化的人就会知道,这种“赤龙威胁论”是多么荒诞不经,只能说是无知和偏见的产物。
何星亮: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大多数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的象征动物。古罗马人原以母狼为象征,后改以独首鹰为族徽,东罗马帝国成立后,改为双首鹰为象征。德国继承古罗马人的传统,以独首鹰为徽。俄罗斯建国之后,则继承东罗马帝国的传统,以双首鹰为徽(前几年俄罗斯又决定恢复双首鹰为国徽图案)。南斯拉夫也采用东罗马帝国的双首鹰为徽。意大利则沿用古罗马帝国的鹰徽。英国11世纪以豹作为象征,后改为狮。法国的象征物为雄鸡。波兰的象征物为白鹰。美国独立后采用古罗马人的鹰徽,不过,改其为美洲所产的一种鹰(鹫),形状与罗马鹰有所不同。
我认为,深受中国人喜爱的龙,从形象来看,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气势磅礴,中国各种历史艺术中的龙,大多是飞龙、腾龙或奔龙,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大多是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腾飞是龙的基本特性。21世纪将是中国腾飞的世纪,具有龙的特性,因而,龙是可以代表中国的,没有理由去否定它、改变它。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象征物应采取理性的态度,不应盲目地迎合或追随别人。


关键字: 内容标签:视野,世界,龙文视野 世界 龙文
下一篇:世界视野中的龙文化(3)||上一篇:谁说中国古代无逻辑 诸子思想与逻辑法则 (2)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