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关于“仁”“和”的思考(2)

编辑:秋痕 来源:光明网理论
 
二、关于“和”思考 
        (一)何谓“和”。 
        中国传统观念十分重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协调、和谐、有序,并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和”。在《说文解字》中,“和,调也”,和就是调和,协调之意。对于“和”,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界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记》)这些观点无疑展露了“和”的理念。 
        “和”的理念在许多方面得到体现:反映在思想上,“中气以为和”(《老子》);反映在政治上,“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反映在经济上,“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大运》);反映在处事上,“和为贵”(《论语•学而》)。简单来说,“和”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使其团结,治国,和能兴邦;治生,和能生财。 
        儒家学说中,“和”是以自身和谐为起点,通过道德修养达到个人自身和谐,从而推广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了,人与自然才能更好的和谐。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就是一个“和”的演变过程。 
        (二)关于“和”与“同”。 
        在《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讲调和而不是盲目的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不讲调和。这里的“和”是指不同的东西和合统一,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结合,“同”是指没有差别,盲目的一致、同一。 
        在《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就是说,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来固有的状态,不可能继续发展。“以他平他”就是把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影响,达到和谐同一,从而形成新的事物,这就是“和”。而“同”就是相同的东西无联系的机械组合在一起。 
        (三)“和”在管理学的价值应用。 
        “和”在“人--人”管理实践中,协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达到和谐;协调高层管理者和低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达到和谐。这种以“人和”为目标的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现管理的人本思想。在管理中,领导者通过身体力行,注重民主,关怀下属,创造良好的和谐气氛和环境,进而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努力工作,拼搏奋进。 
        综上所述,“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和”是儒家思想的价值目标。儒家提倡仁爱,通过道德教化,使人性不断升华,达到个人“和”的状态,继而推广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自然和谐。(作者:束然)  


    参考文献: 


    [1] 丌名杰.管理思想史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张文昌,于维英.东西方管理思想史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潘承烈,虞祖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字: 内容标签:思考思考
下一篇:浅谈老子的修身之道(2)||上一篇:传统文化与“反传统文化”传统(3)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