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不糊涂,他深知无论用心如何良苦,舍弃女儿的做法终究不足为外人道,所以他就安排霍启替自己去干了这件事情,同时在英莲失踪之后“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这便是儒士和理学家的本来面目,一无仁义,二无礼智,三无人性,四无父子,杀人不见血!
除了甄士隐,书中的伪善儒士还大有人在,林如海就是步其后尘者,他在妻子死后也是无意续弦,听说贾宝玉衔玉而生,便迫不及待将幼小的黛玉送到了贾府,当贾宝玉是神瑛侍者,当贾府是太虚幻境。实际却是“风刀霜剑严相逼”。
十、甄士隐为什么会出家?
甄士隐出家的原因很多,但宿孽还在于不该信奉儒学、理学,这些哲学错误地将人性分化成善恶两端,致使人们在走极端时丧尽理性和智性。甄士隐所具备的宿慧就是脱离现实的表面文章,他从头到尾都被别人欺骗,先是被假僧道欺骗,后被贾雨村欺骗,被岳父欺骗,最后被跛足道人欺骗出家。而他之所以被假恶丑欺骗,实是早就中了所谓“真善美”的毒。假如不迷信梦中的真僧道和太虚幻境,他就永远不会理睬假僧道;如果不迷信真儒学和仁义礼智,他就永远不会理睬贾雨村。但这就不是甄士隐了。
曹雪芹认为人性中的天理与人欲是一物之两体,有限、均衡而又不可分割。当甄士隐无限舍弃分内之人欲,敛聚分外之天理时,他就注定要走向悬崖绝壁,注定要无家可归了。最可悲的是,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害了自己,害了家人,害了社会,甚至还以为进寺庙是进太虚幻境,从中可以找到人生和宇宙的全部真谛。《红楼梦》的写作目的便是要纠正这些错误的哲学,重新阐释人性与世界的本质,同时将无辜的甄英莲从火坑与沉沦中挽救出来,赋予她永恒的幸福。(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红楼梦,丢弃,父亲,新解,香菱被,甄士隐红楼梦 丢弃 父亲 新解 香菱被 甄士隐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