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走近逻辑:宝贵的批判性思维(4)

编辑:秋痕 来源:光明日报
 
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
就思维过程而言,我们把思考分为两个阶段:产生想法的创造性思维和判断想法的批判性思维。这两个阶段是互相交织的,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思考会在这两者之间互动。每个人都会产生想法和判断想法,但思考质量却千差万别。面对问题或挑战,有的人只会产生简单或肤浅的想法,而且不加批判地予以认可;有些人则会产生很多想法,其中包括有原创性的和有深度的想法,他们会对这些想法进行质疑、评估、审验等批判性思考,挑选出最好的想法,并对它进行验证,以便得出经得住检验的知识和信念。
我们以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为例,看一看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和关系。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含铀的结晶体具有使感光底片曝光的力量。他从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结晶体放射某种射线,它穿透了覆盖在感光底片上的不透明颜料,与位于下面的光敏物质发生反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射线不及用做胸透的X射线强烈,所以,贝克勒尔减弱了对它们的研究兴趣。
一年后,巴黎大学的玛丽·居里选取它作为博士论文题目。她用更适合测量射线强度的静电计替换了感光底片,为了确定射线的来源,她依然使用纯铀进行各种实验。当这些实验毫无成果后,她把注意力转向其他的金属或矿物质。为此,她测试了成百上千种金属、化合物和矿石,最后她将注意力集中到沥青铀矿上。沥青铀矿中有铀,她估计这种铀矿会放射射线,由于矿石中含有许多杂质,这些射线应当弱于纯铀的强度,事实的情况却相反,这些射线的力量更强。这一现象引起了居里夫人的注意,成为她接下来研究的核心问题。
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居里夫人产生了沥青铀矿中的杂质以某种方式增强了铀的放射量的想法。由这一想法得出的一个推论是:将纯铀与沥青铀矿中的杂质混合,会使铀的放射量增加。为了验证这一推论,居里夫人用各种元素与铀混合,然后测量其射线的强度。然而,混合后的放射量总是比纯铀的放射量少。因此,她放弃了这种想法。
尔后,她又提出第二个想法:较强的射线是由沥青铀矿中的其他杂质引起的。可是,除了铀之外,钍是当时唯一已知的放射性元素,而在已经检测的沥青铀矿中绝对没有钍。由此得出的推论是:某种新的未知元素增加了放射的强度。从这一想法得出的另一个推论是:通过提炼可以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该元素。
她与丈夫皮埃尔一起进行元素的分离工作。由于这种元素的量异常地小,从余下的杂质中分离出可计量的量,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居里夫妇先把沥青铀矿磨碎,放入酸中溶解,再经过多步的过滤和添加其他化学物质后,他们获取了一小撮白色的粉末,发现这种粉末的放射性是纯铀的900倍。但是,由于白色粉末中的主要元素是钡,这种未知元素仍然未被分离出来。
至此,居里夫妇决定不再进行提炼工作,而是对白色粉末进行光谱分析,希望通过这种分析能揭示出未知元素的光谱特征。当白色粉末在光谱仪中燃烧时,在紫外线区域出现了一条不同于其他成分的放射线。根据光谱的复合图像和放射强度,居里夫妇于1898年宣布发现了新元素镭,并经过多步提炼,获得足够量的镭,从而确定了它的原子量。
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发现问题;产生想法;从想法中得出推论;验证推论。前两个步骤主要是产生想法的阶段;后两个步骤主要是判断想法的阶段。逻辑学把科学研究中产生的想法称为假说。
好想法的产生,必须以发现一个好问题为前提。不像教师指定作业中的问题,科学研究中的好问题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富有创造性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的。调研不只是简单地收集常规信息,而是以很强的好奇心和富有想象力的行动去探究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居里夫人测试了几百种金属、化合物和矿石,才找到了她所研究的核心问题。
好想法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的想法通常是不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取决于持续地产生想法,直到将惯常的想法扫荡干净,才会产生富有想象力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居里夫人的第一个想法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于是她又产生了第二个想法。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努力加上1%的灵感。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
想法或假说的产生,来源于研究者自由的思想,用来解释事物的成因,寻找或构造相关的证据,以便揭示所观察到的事实的真相。因而,假说完全有可能是错误的。知道这一点,养成产生想法时保留判断的习惯就非常重要。
想法或假说与推论和证明息息相关。从居里夫人的事例中可见,每一个想法或假说的产生,都意味着一个或更多的推论,推论的目的在于形成可用观察和实验检验的结论。因而,假说是搜集证据的指南,告诉研究者寻找什么,忽略什么。推理是我们不但要懂而且要做的事情。如果实验的结果与推论相一致,而且有理由相信唯有被探究的这些条件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那么这种证实就足够有力地支持了所推出的结论,至少在与结论相反的事实被发现之前,它是可信的。
在发现问题和产生想法的创造性阶段,好奇心和想象力是重要的,但是,二者必须在独立思考、勤奋辛劳和勇于承受困惑和失败的基础上,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在得出推论和验证推论的批判性阶段,搜集证据和给出证明是重要的,没有经过严格证明和检验的假说只是一种臆测或猜想。尽管搜集证据和给出证明也需要发挥想象力,只有合乎逻辑的推论和经得住检验的证明,才能使好奇心和想象力开放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胡适将这两个阶段概括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杜威把这两个阶段的思维叫做反省思维。“对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按着支持它的根据以及由它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缜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省思维。”恩尼斯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使用了“反省思维”这个词,吸收了杜威的思想。

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使命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工具。
批判性思维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主张使用逻辑的方法和技术对思维产品和思维过程进行合理的质疑和反思,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注重培养清晰性、准确性、一致性、合理性以及理性的公正、谦逊、真诚和执著等思维品质和习惯。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使命,是职业学习者必须进行强化训练的思维基本功。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们按着他们所确信的“真理”来生活和工作,这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依据真正的真理而行动。当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时,每做出一次好的判断,就使我们向真理或成功迈进了一步;每做出一次坏的判断,就使我们向谬误或失败迈进了一步。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工具。
演讲者小传:
谷振诣 1962年生于内蒙古赤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从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和思维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代表著作:《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帕特里克·赫尔利《简明逻辑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译者之一。


关键字: 内容标签:批判性,走近,逻辑,宝贵,思维批判性 走近 逻辑 宝贵 思维
下一篇:儒家汇合东西两大文化 发现仁是孔子最大贡献(3)||上一篇:论“孝”与墨家思想(2)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