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理论,所有的核心思想,甚至所有最伟大的人物他其实都是矛盾的,包括波普尔说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证伪的,只有证伪才能证明你具有科学性,那么老子这样的大人物,甚至耶稣、释迦摩尼其实都处于矛盾之中,我认为你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不要把他绝对化,他有绝对的一面,但在绝对中完全包容了相对性。)
胡赳赳:还有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看待老子的,因为我们有一种误认觉得道家是出世的;第二种误认是认为老子是教人无为的,但却忘了“无为”后面有一个“而治”,他是说用无为的方法还是要去治的,还是一个出世的一个东西,所以我在想怎么样去理解。
余世存:我觉得他还是在提醒十六字心法,你与其说他是出世的,不如把出世这个概念还给佛教。道教是往内走,就是往心里走,往身体内的精气神走。就像我们说魏晋风度,一方面是发现自然,一方面发现内心,道其实就是这个东西,它不是着力于社会关系,不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它着力于人跟内心、跟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实也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只不过它不强调而已,所以我觉得它还是一个平衡的概念。
胡赳赳:我自己在读《道德经》的时候当时就有一种悖论,就是老子一方面口口声声在说圣人应该怎么怎么着,同时他又在说要绝圣其者,这不是一个矛盾嘛。
余世存:所有的理论,所有的核心思想,甚至所有伟大的人物其实都是矛盾的,包括波普尔说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证伪的,只有证伪才能证明你具有科学性,那么老子这样的大人物,甚至耶稣、释迦摩尼其实都处于矛盾之中。你得抵达圣智,但你得忘掉弃绝圣智。你得放松,你也得专注。人就是这样,不属于任何一方面但又拥有任何一方面,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你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不要把他绝对化,他有绝对的一面,但在绝对中完全包容了相对性。比如说信奉民族主义,如果他无世界主义眼光,我们只能说他是伪信。热爱自己的民族跟尊重这个世界可能有矛盾,但也是相互成全的。比如像鲁迅、胡适这样的民族主义者被称为真正的族魂和头脑,因为他们的世界眼光比现在的人牛气得多。
胡赳赳:道家有个思想就是说老子、儿子、孙子嘛,他儿子也是贯彻老子的思想,再到孙子孙膑,是道家思想的一脉相传,但孙子的老师其实是鬼谷子,这鬼谷子又是什么样一个人呢?
余世存:那个年代其实和我们现在一样,有好多从传说中钻研钻研就成了一个高人了,你现在可以在全国各地民间发现一些高人。总是听人说中国无人,因为他和媒介都只看到舞台上二三流的人混脸熟,他们只看到花园里修剪得低矮的花木,他们不下工夫去乡野去深山老林,那里自然有参天大树。我想鬼谷子也是这样的一个怪才、高士,得到黄帝以来的那些道的东西,他可能把《太公兵法》学了一个滚瓜烂熟,又发展了自己的东西,老子的用奇用诡的思想让他发扬了。事实上,大道的思想一经老子集成,就说明这一思想开始在人间寻找传承,无数的有心人都可以从中受益,并发展出自己的一个大系统来。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你与其去尊重巴菲特啊,尊重松下幸之助之类的现代成功人士,还不如去看一下范蠡那样的人物,他治国可以搞定,经商也可以,还功成身退,他是最得道家精髓的人,他和后来的道家还不一样,后来的道家要出来平治天下的时候反而不容易功成身退,从这个角度看范蠡这种人很厉害。
胡赳赳:你这里说大禹死前杀人立威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余世存:不就是杀那个防风氏,大禹会稽大会诸侯的时候,防风氏来得晚了一点,他就把他干掉了,他趁自己立功受拥戴的时候立威,要从诸侯之长变成诸侯的君主。他立了威之后再布局,让诸侯跟从他儿子,他表面上把君位传给了益,但是大家都不理益了,因为禹的余威还在,所以大家都去朝拜大禹的儿子,不去朝益。
这个大禹虽然有大功,但是有点私心了。这个有时候也没办法,你看村里边也是,我小时候也有那种记忆,文革的时候我父亲也被乡里来的书记劝半天,让他去当队长,我记得劝过好多次,我父亲都不愿意当队长,那个时候觉得干这种事挺累的,那其实是一个禅让制。等村集体有点利益的时候就不行了,人们开始强取豪夺,甚至动员家族的力量,然后大家开始攀亲了,把那个格局布好,等大家再一开会,你想当头也没你的份了。
大禹绝对是高手,所以大禹和墨子一般被称为“禹墨”嘛,他们算一系,他们跟道是很接近的,但是他们比道更积极一点,所以他们是干得很欢,他们不像庄子或老子觉得太有为太累了。把这个天下给我我都不要,还去屁颠颠地劳神做什么。有点像是要落得个人轻松,这个现象也很怪,有的人就是刚健好动,有的人则好静。
这可能也是跟身体有关,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至阳、至刚的那种身体格的话,那么他就是在外进取的,你很难让他返回来,你很难让他在那儿待半天,包括很多人跑到大理去看我,待三天就不行了,受不了,要回北京去,好像只有在北京有无数的机会和信息,他必须在北京才能占有信息,才会建功立业。这就是属于所谓至阳至刚了。这样的人如果停不下来,我觉得他的晚年和家族都是很惨的啊。他就是乾卦勇往向前,走到第六爻就是亢龙有悔嘛,他不知道怎么返回。这就是我们说的,你到了最高位你必须懂潜能勿用之道,就是我在书中说的,到最后的阶段必须把你的东西散掉,所有攒来的资源,收藏古董全部散掉,不做这个事你的结局绝对就是个笑话。我就遇到过这种笑话,有的学者死前没处理好藏书,结果刚死就被孩子当破烂论斤卖掉了。
胡赳赳:问题是道家除了范蠡能够扔掉其他全都没有做到啊。
余世存:不,还是有,只不过你不知道啊,好多人功成身退甚至把他的事迹都隐掉。从历史上,从现实中,我们都能发现这些人。我们不知道就不等于他们不存在。你要看明清以来的中国人,可以发现很多。用庄子的话,人间世,他们都是间世的人。这也是一种社会人格,充分地社会化了,也充分地个人化了。从身体人格来说,阳刚的人格你也要去感知并抵达你的反面,返回来,就像那句话“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如果不是这样的,那你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走到至阳至阴都会有悔,有懊悔的那一天,好多人都是。
胡赳赳:这个雌雄同体我觉得就是讲要自得,道家很讲究自得嘛,从身体人格里道家讲究两个,第一个是生命是最大的,生命是最贵的,不是贱的,你要珍惜自己的身体。第二个就是你要自得。
余世存:它不排斥男女的性生活,但它非常讲节制,讲愉悦,女人不在的时候他的身体状况要随时待命一样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得道之人不像有受本能和社会双重挤压的年轻人,有些人做半年的媒体工作,在饭桌上举手说,“三个月之内没过性生活的请喝啤酒”,结果大家都举手喝酒了,这种现代生活看似刺激,却是不健康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老子,余世存讲老子 余世存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推荐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