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古齐国内寻管子(2)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感受“东方古罗马”的智慧之光
如果说齐长城是齐文化发展的主要见证之一,那么要想系统了解齐文化,就要到齐国历史博物馆。它坐落在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的齐国故城宫城遗址的东部,全部用青砖垒砌,形似古城,在东北和西南方向设拱形圆门,与西部的宫殿建筑遗址桓公台东西相望,蔚为壮观。
展厅陈列内容以齐国历史为纲,从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齐建国,经春秋桓公称霸,战国威宣称雄,开创稷下学宫,倡百家争鸣,至西晋废齐,全面反映了齐国800多年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展示了齐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博物馆里,《战国策》中记载的“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繁荣景象,通过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呈现在游客眼前。周至汉时期,临淄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为中国最重要的冶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手工业科技中心和海盐、丝绸贸易最大集散地,有“东方古罗马”的美誉。
一件件文物诠释着齐文化的魅力。战国时期,齐国工匠技艺高超,临淄城的排水道口用天然巨石堆砌,水口分三层,每层五孔,孔内石块交错排列,既能排水又能御敌,可谓设计奇巧。建筑用的瓦当和地砖绘有各色的动植物和抽象的几何图形。《战国策》中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原来,当今风靡世界的足球,竟然就是诞生在古齐国。
此外,齐国的纺织、印染工艺居战国之首,到了秦汉,仍有“齐冠带衣屡天下”的美誉。齐国史官甘德和魏国人石申合著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齐国有一个精于医学的群体,为我国医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随同参观的齐文化研究专家姜健告诉记者,齐文化具有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一。我相信,只要游过齐国历史博物馆的人,都会为齐国先人的智慧所折服。
《管子》仍可启迪今人
在临淄还有一处不能不看,那就是管仲纪念馆。在那里,你会惊奇地发现,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智慧,在当今社会仍然闪耀着光芒。
管仲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也是卓有成效的改革家。他辅佐齐桓公创建霸业,被称誉为“中华第一相”。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齐国,对整个华夏文明都有深远影响。孔子曾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管仲治齐”展厅用模型沙盘,再现了古齐国都城煮盐、冶铁作坊林立的繁荣景象,重现了商栈棋布、商贾归齐的场景。这一切,都反映出管仲减免关税、优遇工商政策产生的巨大效应,体现出管子礼法并用、举贤尚功、四民分业思想带来的丰硕成果。
“光照千古”展厅展出了各种版本的《管子》和有关研究文献资料。《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是管仲学派代代积累的论文总集,可谓“海纳百川,自成体系”,实为我国最早、最大的行政百科全书,也是齐文化的重要代表作,集中反映了齐文化务实、变革、开放、兼容的特色和精神风貌。
据姜健分析,齐文化的许多优秀成分,已经超越了时空,历久弥新,依然可以启迪今人。《管子》认为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上这种商品数量的多少和供求关系,货币是一种流通手段,主张国家既要重视市场作用,又要利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商品价格,调节生产,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赵珊文/图)


关键字: 内容标签:齐国齐国
下一篇:古齐国内寻管子(1)||上一篇:大观园的非官方文学运动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