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黛玉沉湖而亡是歪批?

编辑:汀滢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刘心武被指“歪批”黛玉
作家刘心武再登《百家讲坛》,这次讲的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而他对黛玉的一些讲解,再次引起一些人的反对。虽然争议不断,但昨天刘心武在北京图书大厦,为刚刚推出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三部》举行签售活动时,照例有不少粉丝捧场,原定两个小时的活动延长了半个小时,签售了500多本。面对记者刘心武表示,他欢迎大家认真看完书后的批评,而不是道听途说后的批评。
书中观点 黛玉是沉湖而亡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三部》中,收录了他在《百家讲坛》播出的讲座:林黛玉血缘之谜、林黛玉眉眼之谜、黛钗关系之谜、林黛玉险境之谜、林黛玉沉湖之谜。此外,还有未在电视中播放的黛玉家产之谜。
在书中,刘心武对黛玉的一些讲解确实与众不同,比如他认为,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母亲早逝后一直没有另娶。所以,她父亲死后应为她留下一大笔遗产。刘心武列举和分析了许多细节,认为她的遗产其实被贾琏贪污;他在讲座中称,黛玉葬花是“一次完整的行为艺术”,并认为花锄、服装都是她的道具;他认为黛玉是沉湖而亡,而且她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她在人间的所谓死亡,实际上是复归天界。
在这本书中,刘心武还坚持认为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同时揣摩曹雪芹的想法,把自己的探析心得写了出来,其呈现的方式,是把自己设想的回目公布了出来,并在回目下简要说明自己认为曹雪芹会写到什么。但他也表示,是否真的还原了曹雪芹的原著,自己也并无把握。
回应争议 我在学术上不“霸道”
刘心武的这些观点,在《百家讲坛》播出后,照例引起新一轮争议。有人称他为“红学投机分子”,称他“黛玉沉湖”的观点,是炒周汝昌先生的冷饭。还有人认为他如此解读“红楼”,除了为成就自己的“学术明星”提供助力外,只会给公众增加理解《红楼梦》真谛的困扰。
面对这些争议,刘心武昨天表现得很淡然。他说,自己一直强调,有争议是好事。但他也笑着说,自己从最开始听到批评到现在,经历了一个转变。“2005年时我生气是因为当时很多人给我扣‘帽子’,说我引起社会文化混乱,影响红学研究发展,想想看,一个人要是犯了这么大错误,那还得了。后来发现,也没什么部门查处我,也没连累出版社。”
这以后,他慢慢平静下来。“我欢迎批评,学术上我怎么能如此霸道。一个人的研究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也一再强调,我的这些都仅供参考。”但他强调,希望大家静下心认真看他的书后再发表评论,“有的人就是道听途说,根本没看我的书,就批评我。比如有人说我写黛玉自杀的,其实我说的‘沉湖’,是指她复归天界。”
谈起央视 不想分享著作权
近一两年来,凡是《百家讲坛》的著名主讲人出书,出版社都会邀请栏目制作方参加首发式,因为这些人出书都是与中央台合作,在书上标明《百家讲坛》的标志。但惟独刘心武是个特例,从第一本书起,他的书上就没有栏目标志。这一细节,加上外界传他与《百家讲坛》关系不好,因此昨天有记者向他求证与《百家讲坛》的关系。
对此,刘心武解释说,自己与《百家讲坛》关系谈不上很亲,但也不向外界传说的不好,而是很正常的关系。谈到书为什么没有与《百家讲坛》合作出版,他说:“我每年都要出十几本书,这么多年,我的文字著作权只归我自己,我不想更改这规矩,不愿跟别人分享。因此,在跟《百家讲坛》合作时我坚持了这一点,他们也同意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而亡,黛玉,是歪批而亡 黛玉 是歪批
下一篇:莫使国学热变味||上一篇:让汉学经典回家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