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段君
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工作近日在京正式开启,秉承为艺术行业进行年度总结与评选的职责,初评评选工作正在陆续展开,2014年1月19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进行了年度青年艺术家评选,旨在通过学术性的讨论,最终评选出2013年度青年艺术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段君认为,我们对于当下青年艺术家的特征认定过于理想化。
现在看来前几年对青年艺术一些特质的赋予比较理想化,赋予他们的一些特质都是我们理想中的一种青年艺术的状态。当年我们觉得青年艺术是一种反定义的、反等级的,甚至是反媒介的,或者是更国际化的、更加叛逆的。经过几年之后这些特点都不是那么充分,所以整体上虽然是策展人或者是批评家对青年艺术的一种期待,既然现在不是这样还是有一种刺激,好的艺术批评、策展人应该有一种其他的方式去工作,怎样和青年艺术家一起工作才是一种新的办法。
第二个感觉就是如果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相比,青年艺术背景更加综合,或者他们的艺术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九十年代更加是一种社会的产物,更加单一,或者社会能量给他的作品施加的压力更大。到今天这个层面少一些,综合文化层面的东西对青年的危机更大一些。当然没有上下区分。第三个感觉,最近青年艺术的连接性或者是贯通性更强,比九十年代更强,九十年代绘画和观念艺术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当年圆明园画家村绘画多一些,东村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而且跟东村有关的其他观念艺术家像宋冬、庄辉这些人还是观念艺术的群体,这个群体和绘画的群体在九十年代是处于一个较量的状态,或者他们连接性不是那么紧密的状态。到今天这种观念性一个是内在的一个观念贯穿在各种媒介之中,新出现的这些新的绘画装置、绘画录像、网络绘画,这样一些艺术,他们连接性更强。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之间曾经工作过的艺术家,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些当代艺术的传统,现在的青年艺术家也有好处,他们跟自己的中国代艺术的传统连接在一起,所以在一个展览里面或许中老年、青年艺术家在一起碰撞会有更多的话题。
关键字: 内容标签:第八届AAC艺术中国,2013年度青年艺术家,段君第八届AAC艺术中国 2013年度青年艺术家 段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