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不刻意于我而我自在 杜平让个展“生命的力量”

编辑:刘倩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杜平让和他的朋友们

杜平让个展“生命的力量”展出现场

  11月22日下午2点,杜平让个展——“生命的力量2014”在尚红茶楼开幕,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美术评论家傅京生、文化学者孙皖平以及各界收藏人士出席了此次画展开幕式。展览展出了杜平让自1998年以来各个时期创作的部分经典作品,涵盖工笔重彩、没骨花卉以及介于大写意和小写意之间的水墨写意花鸟,共计51幅,展览将持续至12月3日。

 水墨作品 53x45cm 纸本设色 2011

  很难见到杜平让,平日里,他多在上海的画室画画、玩石、赏香,自己的小宇宙很是完满———自给自足之余,自然与外界的交流便少了些。今天画展开幕时,想采访到他,也不容易——笔者要从各路而来的学生、收藏家围成的墙之间钻过去。

 水墨小品 53cm X45cm 纸本设色 2011年

  杜平让认为画是有能量的,透过作品你能感应到作者的能量场,反过来,这种能量场又会悄无声息地影响每一位观看者。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画外音要比画面本身更为重要。比如说,当人与表现消极情绪的画作同处一个空间之时,人的身体其实一直处在接收这种消极暗示的状态中,身体相应地会出现不适感。再比如说,迈克·杰克逊无疑是一位音乐天才,但他的作品和他的人属于耗散型,很多艺术家英年早逝即与这种耗散相关。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内敛,注重含而不露,体现包容。杜平让欣赏每一位大师,但是在汲取营养时他甄别得很仔细——他只吸收适合自己的元素。

 时雨静飞尘 86cm x94cm 纸本设色 2007年

“花在吐蕊,静静的,错落有致;叶在舒展,默默地,情态万千。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杜平让画画从来不打草稿,即使是画八尺的工笔画也是如此,这得益于年少时学院里出来练就的扎实基本功。杜平让认为对景写生非常重要,在写生过程中,“画家的眼睛必须十分敏感,细致入微。许多画家都写生,但往往缺乏与自然的交流,缺乏发现、思考,缺乏发自内心的情感。”杜平让认为“师造化”并不是照搬客观物象,而是我们要像造物主般对自然将会幻化出何种模样了然于心,我们“师”的是造物主的这种能力。因此,虽然他的工笔画以及写意花鸟作品均为写生作品,虽然他挑选的每一株植物都有原型,但若你和他一起写生,你却不一定能找到他画的那株,因为他在写生的同时,就已经进行了再创作——他按照画面需要对那一株植物进行删减、转换,与此同时,他又将本真的自我隐藏在画面之中,至于观者能够读到哪一层,他则不做预设——这种“有真情实感在,不刻意于我而我自在”的艺术主张也一直贯穿于杜平让的创作生涯。

 

清影之二 65X40cm 2008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尚红茶楼,生命的力量,杜平让尚红茶楼 生命的力量 杜平让
下一篇:中国嘉德2014秋拍:晚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2357.5万元成交||上一篇:香港佳士得2014秋拍:黎谱《站在山顶远眺》540万港元落槌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