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工艺美术五人展在沪举行

编辑:彭菲 来源: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工·艺——翁纪军、赵丕成、吴智、万芾、程佩初五人作品展”开幕式

  2014年12月5日上午,“工·艺——翁纪军、赵丕成、吴智、万芾、程佩初五人作品展”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主办,共展出各类手工艺作品50余件。其中包括赵丕成的玉雕作品10件,翁纪军的漆器作品10件,以及吴智、万芾、程佩初的数件工笔、银饰和瓷刻作品。

“工·艺——翁纪军、赵丕成、吴智、万芾、程佩初五人作品展”开幕式

“工·艺——翁纪军、赵丕成、吴智、万芾、程佩初五人作品展”开幕式

“工·艺——翁纪军、赵丕成、吴智、万芾、程佩初五人作品展”开幕式

  赵丕成的玉雕作品承继传统但化古不淤,创新却雅致有格。他在题材选择和造型处理上有着强烈而又鲜明的个人风格,深得海派艺术博采众长而熔铸天成之精髓,同时又体现着艺术时代的风貌。而在翁纪军的漆艺创作中,我们看到了他除了传承了漆艺的特殊技艺和质感之外,也在试图以一种更新的态度去挖掘漆艺自身的文化价值,让其成为当代艺术观念表达和价值判断的一种方式。

赵丕成 和田籽玉   人面桃花

翁纪军作品

  工艺美术更多的是基于人类视知觉的实践之上,对人类文明的记录和传承。面对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独具匠心”的工艺美术不仅只是艺术家们丰富想象力和精湛技术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对艺术本质的手工性和执着性的精神追求。而这恰恰是当代艺术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中被忽略的价值观。

  西方工艺美术运动缘起于十九世纪,他们主张用手工艺生产,来反对工业化的大机器生产。今天,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时代,面对工艺美术,我们到底该谈些什么?

  剥离当代艺术繁复丛杂的样式背后,我们需要重新反思艺术本质的核心价值。这对于工艺美术而言,它需要重新思考传统与当代,手工时代与后工业化时代等一系列关于艺术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工艺也是一个仪式化的生活图景。一方面工艺本身的传承性连接了传统与当代,这也是手工业时代的手艺与后工业化时代的守艺链接。同时,当代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交融,更加丰富了工艺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大盘花手镯》

吴智 苗族银冠

程佩初 作品

万芾作品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工·艺——翁纪军、赵丕成、吴智、万芾、程佩初五人作品展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工·艺——翁纪军、赵丕成、吴智、万芾、程佩初五人作品展
下一篇:匡时2014秋拍 康熙帝《御笔行书“赋政于外”》以1242万元成交||上一篇:伦敦蘇富比:透纳《从阿文提诺山看罗马》以3032.25万英镑成交 创艺术家个人纪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