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王克举“见山见水”两年写生12次观遍天南地北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观众在观看<a href=http://www.sinology.cn/mess/w18yish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艺术</a>家王克举的写生纪录片

观众在观看艺术家王克举的写生纪录片

观众在观看艺术家王克举的写生纪录片

  (雅昌艺术网讯)王克举的创作生命力犹如他笔下色彩一样饱满富有激情,几乎每年他都向做汇报一样举办自己的近作展。2014年12月6日下午,王克举带着他近两年创作的新作在北京798艺术区方圆美术馆对观众进行“汇报”。

观众在观看艺术家王克举作品

观众在观看艺术家王克举作品

观众在观看艺术家王克举作品

  王克举带着中国人民大学他指导的一个高研班的学生与几位本科生,两年间,一共走过了大江南北共12个写生点,南方的茶乡、三亚、井冈山、桂林,北方的大同、鄂尔多斯、老家的渔港都被一一留在他的画中。

十多年来,王克举坚持“现场”写生完成每一件作品

十多年来,王克举坚持“现场”写生完成每一件作品

每次写生,总是会遇到不可预知的“冒险”

每次写生,总是会遇到不可预知的“冒险”

  王克举曾说自己所见山水不为“猎奇”,只为感受大自然最朴实的美。“对着照片画画没有那种激动,而在现场写生才有一种感觉。也正因为如此,每年写生,根据季节的变化与地域的差别,让我捕捉到大自然回馈给我最真实的感受。”

《崇礼秋韵》160200cm 2013

《崇礼秋韵》160*200cm 2013

《春渔》140160cm 2012

《春渔》140*160cm 2012

  他还举例到,大海是他描绘较多的场景,“山东的海滩给我的印象就是渔港,是一种劳动的场面,跟我们去三亚旅游画的海滩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所以表现出来的画面自然就不尽相同。”

《十月金秋》1401602cm 2011

《十月金秋》140*160*2cm 2011

《一道道梁》140160cm 2014

《一道道梁》140*160cm 2014

  作为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看来王克举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创作冲动,“站在他的油画作品面前,能够感受到他的艺术充满十分倔强而鲜明的个人特色”,但在自然的风景面前,王克举一方面是激动的,另一方面又是理性的。通过捕捉自然的生态面貌,在画面上进行更为强烈和集中的探索。“他坚持把创作的现场摆在田头,坚持在现场完成每一件作品,这使每一件作品都拥有了独特的价值。”

《高音回响》 140160cm 2014

《高音回响》 140*160cm 2014

《一阵清风》 140160cm 2014

《一阵清风》 140*160cm 2014

  近十年来,王克举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走向大地,体悟自然山川的蓬勃气象和乡野田园的春华秋实,大地是他的创作空间,因此,他的作品展开了宽阔的视域和丰茂的内涵。

《梁上风》 160200cm 2014

《梁上风》 160*200cm 2014

  王克举并未选择简单易行的“再现自然”方式,而是自始至终在风景中借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传达自身对自然、社会、时代的认知与理解,艺术创作成为了他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体验方式。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方圆美术馆,王克举方圆美术馆 王克举
下一篇:“疑路花开——田芳芳个展”名泰空间花开绽放||上一篇:徐嘉炀现代水墨作品展:以六十新作展示艺术活力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