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异趣•同辉”展示跨越国界的清朝时尚

编辑:胡亦婷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广西省博物馆馆长吴伟峰开幕致词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刘春喜开幕致词

“异趣·同辉——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现场

  2014年12月19日,由广东省博物馆和广西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异趣·同辉——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在广西博物馆拉开帷幕,本展览共展出广绣、广彩、广雕、外销画、外销银器、外销漆器、外销扇、名片盒等八个门类的文物86件(套)。当年,这些中西融合、异趣盎然的中国外销艺术品在西方可是备受追捧的“时髦货”。

  国货粤海扬帆

  广东地处南海之滨,为海陆交通要冲,域内沿海峡湾良港众多,汉代以来就一直成为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明清时期,伴随环球贸易航线的不断拓展,从这个枢纽出发,中国的丝、瓷、茶三大名产和工艺美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欧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口通商”御旨的颁布,广州是全国唯一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广东十三行成为清政府特许的唯一经营管理自海路而来的中西贸易的商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政策,广东垄断海路中西贸易近一个世纪,成为清朝全盛时期世界市场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中国外销艺术品的生产基地与中转基地。广东生产并销往海外的艺术品种主要有广绣、广彩、广雕、外销画、外销银器、外销漆器、外销扇、名片盒等门类,成为当时中西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展览现场,一件披在模特身上的广绣花束色彩以白色和颜色为主,构图饱满,工艺细密。据介绍,这样的披肩曾经于18世纪中后期风靡欧美,当年年均出口量高达8万多条,其中法国就占据了四份之一的份额。同样的,在18至19世纪,广州外销扇是欧洲贵妇人们的“心头好”,身着华服配上一柄极具东方情趣的扇子,成为当时的时尚。不过,这些扇子与国内古朴素雅的文人折扇不同,它们色彩艳丽、纹饰华美、材质多样,满足了西方人的审美情趣。

  订制款“中国风”家具也是18世纪广销海外的产品,尤以漆木家具为主。中国是漆器的故乡,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漆器。清代外销的漆木家具,多采用黑漆描金的装饰手法,式样大到厨柜、桌椅、屏风,小到扇子、针线盒、工具箱等无所不包。多数家具的木胎事先由订购地做好,再不远万里船运至广州,广州漆匠髹漆彩绘后再返运回订购地。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异趣·同辉——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异趣·同辉——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
下一篇:双轨记:写生老鲁与水墨权力的探讨||上一篇:“绘画之轻”:在新媒体与新技术影响下的新绘画思维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