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董大为香港首次个展《奇点》 在局限中寻找自由

编辑:何妍婷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艺术家董大为

  雅昌艺术网讯 2015年1月16日,贝浩登(香港)带来中国艺术家董大为香港首次个展《奇点》,本次展览由付晓东策展,呈现艺术家2014年创作的不同系列的马克笔和色粉作品。在付晓东看来,“奇点”,即宇宙演化的起点,该点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一切质量和能量由此涌现,从无扩展为无限,用来形容董大为的作品甚为贴切。

 董大为  《断层》系列  50×50cm  马克纸本  2014

  “奇点就如同笔尖和纸张接触之前的那个点”。一次小意外,董大为让马克笔在纸上渗出一个大墨点,墨水在纸上的随机偶然性,给他带来启发及吸引力。每次买回马克笔,在创作之前,董大为都会进行实验,“不同批次生产的马克笔都有不同的特性,同一批次生产的同一种颜色的笔也不尽相同。这种不同体现在颜色与渗透力两个方面。而渗透力需要在限定的时间里,观察色块的面积来判定,与此同时,再对颜色进行归类和划分。”

 《董大为:奇点》展览现场

董大为  《吉祥水织纹》(局部)

  通过控制时间、温度、湿度等不同方法,有条理的排除性尝试,董大为把一滩绵软的墨点形成互相限定、掩映、碰撞的画面。董大为把笔和纸的渗化的时间和程度作为材料特殊的物质性,每一个特定元素的变化,都能够衍生出各种结构和多样形式,以此在局限中寻找最大的自由度。

 

董大为  《 尘归尘 》系列  244×600cm  2014

《董大为:奇点》展览现场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董大为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巨幅作品《尘归尘》,艺术家用四天时间在展览空间现场完成的这件作品也是色粉系列中最大的一件。在用色粉笔涂抹的过程中,飘落地上的粉末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让原本二维的作品变为三维。“大家都有经验,在黑板上写粉笔字的时候,粉笔灰是必然存在的副产品,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垃圾。但对我而言,尊重粉笔本身产生的副产品。所以我把两者放在一起变成一件作品。”董大为说道。

董大为  《 尘归尘 》系列  162×250cm  2014

  在付晓东看来,董大为的创作讨论了作品形成过程中人与物质的互相作用,在被决定的条件中不断寻求差异性,同时也是文化社会生产的一种秩序和模型。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4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董大为,奇点,贝浩登董大为 奇点 贝浩登
下一篇:“来自学院的艺术家”第二站落地重庆 呈现学院油画中坚力量||上一篇:文倵个展“绘画的另一面” 呈现切画新实验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