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地图——新的知识”开幕 :用课程实践重新探索熟悉空间

编辑:欧宝静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12/13级师生与嘉宾们合影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邓箭今(左三)来到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著名策展人樊林来到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何建成来到展览现场

  2015年4月7日晚,“地图——新的知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项目课程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岭南实验空间开幕。此次展览主要展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12/13级学生以“地图”为主题发散思维的创作,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车建全担任指导老师,何建成、王维加、陈子君担任学术主持,并由广州美术学院年轻策展团队——香柏树小组担任策展工作。整个展览可以看到作品以各种不同的媒材呈现,包括影像、水墨、综合材料等,而不是仅仅依附在单一的油画媒材上,是一次以主题“地图”为出发点的独立思考与个人化体验的集合呈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项目课程展指导老师车建全

经过一个多月的头脑风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12/13级学生完成了这个项目课程,作为本次项目课程的指导老师,车建全表示此次项目课程是在以往创作课主导思路上的又一次尝试,“本次项目课程以地图为主题,希望透过课程实践重新探索熟悉的空间,用身体感知我们习以为常的周边世界,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空间、距离、事物、概念、过程对于自身的意义,重新触摸时间维度中事物和空间的状态,同时,鼓励实践者放下既有的知识、概念和洞见,转换习惯动作中的惰性,颠覆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全身心的投入陌生的经验,并将之有效转化为可以重现的视觉呈现。”

本次项目课程展学术主持之一陈子君

作为此次项目课程的学术主持之一,陈子君表示:“这些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接触的信息量比较大,特别多闪光点,我和他们上课会特别开心,他们经常给到我很多启发。在积累了好几次经验的基础上,他们产生了此次展览。展览上的相互协作与经验总结,会令他们更明白自身作品该如何呈现。也许此次展览呈现的结果并不完整,但是很轻松活泼,很好玩。”

本次项目课程展策展团队香柏树小组总策划蒙皓

此次项目课程展由广州美术学院年轻策展团队——香柏树小组担任策展工作,作为香柏树小组总策划人,蒙皓认为当下社会给予年轻艺术家机会越来越多,年轻策展人的发展空间却相对受限,他认为年轻的策展人应与年轻艺术家共同成长,而香柏树小组的主要目标正是为青年艺术家做推广。关于此次展览,蒙皓表示,“整个课程的概念是车老师提出来的,他希望以地图为中心,让学生们用身体来感受不同的空间以及通过不同媒材呈现自己的概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此次展览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虽然是油画系第三工作层的展览,但作品使用的媒材已不仅仅依附于油画媒材,包括影像、水墨、综合材料等,甚至是身体的一种体验。”

王雅康 邓旻雯《Without Signs》

李素萍《回放,那天雨天》

朱子珊《台湾,家乡,小镇》

朱子珊《台湾,家乡,小镇》局部

  以“地图”为中心,融入对具体地形、地标、心理和记忆的建构,独立的思考和个人化体验集合出新的视觉表达机制,是此次项目课程展中作品呈现的特性之一。12级学生朱子珊的作品《台湾,家乡,小镇》,正是以家乡台湾为出发点的地标与记忆的建构,她说,“我的家乡在台湾一个海边小城,所以作品会出现海、环岛铁路、当地人文风景以及我小时候的照片、家人照片等元素,新的旧的朦胧的记忆夹杂在一起,形成了这个作品。这些元素下的‘地图’画得并不明显,因为我想用对比的方式,突出灯炮里的照片,从而形成一种故事感。”

车建全认为这个项目达到今天的展览效果,在之前是无法预计的,“这种未知性正如展览主题‘地图’,代表着我们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本次展览的呈现即是他们对自身生存的世界的发现和探索的成果,而各种缺憾与体悟有待后续课程弥补。”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15年4月16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现时之镜 为大于细”:川美油画系第22次“大阅兵”||上一篇:中国嘉德香港2015春拍圆满收槌 总成交逾2.5亿港元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