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吴昌硕艺术展开幕 吴昌硕137件作品亮相

编辑:贾可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4月12日,“走进山东·中国书画大师精品系列展览”——《吴昌硕艺术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主办,山东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承办,作为系列展览的一部分,此次艺术展是吴昌硕作品首次在山东大规模、全系列亮相。本次展览共展出吴昌硕的115组、共计137件作品,涵盖吴昌硕各个时期的书法、绘画及篆刻,展览自4月12日开展将持续至5月31日。

开幕式当天 吴昌硕艺术展展厅

开幕式当天 吴昌硕艺术展展厅

开幕式当天 吴昌硕艺术展展厅

  作为“走进山东·中国书画大师精品系列展览”的一部分,山东博物馆寄托本次展览对推动山东文化强省建设、促进山东文化事业发展产生有益而深远的影响。另外,藉此展览给所有钟爱吴昌硕和吴昌硕艺术的人们,一个欣赏的机会。据馆方介绍,山东省文物局和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计划继续与国内其他单位合作,不断推出新的精品展览,让更多的大师走进山东。

山东博物馆研究馆员陈梗桥在展览现场解读吴昌硕书画

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崔明泉在现场讲述吴昌硕对山东书画家的影响

  吴昌硕介绍: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后以字行,别号缶翁、苦铁等,浙江安吉人,近代中国画坛巨擘,海派名家。吴昌硕嗜艺终生,诗书画印冠绝一代。他秉持“道在瓦甓”的艺术信念,追求“道艺无终穷”的艺术境界,在实践上将“诗书画印,供一炉冶”,于古今、中西的交汇碰撞间,创造性地实现对中国传统艺术价值的坚守。百年来,吴昌硕的艺术影响经久不绝,其全面造诣与煌煌成就泽被艺坛,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众多名家大师,都曾从吴昌硕艺术中获得启发,汲取营养。

  《吴昌硕艺术展》内容介绍 本次艺术展分为三部分:

吴昌硕 石鼓文四条屏

  第一部分  曾读百汉碑  曾抱十石鼓

  本部分展出吴昌硕书法作品27组。吴昌硕于书法用功极勤,早岁攻各体。楷书宗颜真卿、钟繇及北碑,隶书临《祀三公山》、《嵩山石刻》、《石门颂》诸汉碑,行书取李邕、王铎、黄道周,晚年以篆隶笔法作行草,苍劲浑厚。篆法杨沂孙,后浸淫《石鼓文》,以善写《石鼓》、《散氏盘》特名天下。先生“临气不临形”,讲求“笔气”,以势为尚,意在郁勃,故篆籀之笔,貌拙气酣,不主故常,特见自性。

吴昌硕 葫芦图轴

  第二部分 笔扫意纵横  画气不画形

  本部分展出吴昌硕绘画作品68组。吴昌硕最擅写意花卉,师承徐渭、陈淳、朱耷、石涛和赵之谦等,好以“临摹石鼓琅琊笔”,即篆籀笔法入画,重在“画气不画形”,笔墨酣畅独立门户。创作题材广泛,“四君子”、 牡丹、荷花、紫藤、山茶、葡萄、葫芦等花卉蔬果,无所不作。喜用水墨,取其在宣纸上能自然渗化,使描绘对象生动有致。善用重色,点染出万紫千红,鲜艳夺目,复杂而有变化。画面布局构思,苦心经营,力求新颖,不落前人窠臼。此外,他也偶画山水、人物。

吴昌硕“破荷亭长”

吴昌硕“吴俊卿”

  第三部分 拳石方寸地  万象皆森罗

  本部分展出吴昌硕篆刻作品20枚。吴昌硕精研篆刻70余年,“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他从浙、皖两派入手,上溯秦汉,悉心研摩钟鼎、瓴甓、盘盂、碑碣。吴昌硕师法传统而能遗貌取神,“学古人而能自出胸臆”,在前贤基础上,锐意创新,气味雄厚,古朴藏拙,遂卓然自成一家。1913年,吴昌硕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成为一时印坛盟主,为近代篆刻艺术之蓬勃发展,起了开路先锋之作用。

  相关展讯

  走进山东•中国书画大师精品系列展览

  http://exhibit.artron.net/exhibition-33815.html


关键字: 内容标签:雅昌山东站,走进山东·中国书画大师精品系列展览,吴昌硕艺术展,山东博物馆雅昌山东站 走进山东·中国书画大师精品系列展览 吴昌硕艺术展 山东博物馆
下一篇:up-on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行为艺术也可以不“歪曲”||上一篇:“伦勃朗的时代”登陆上海 十七世纪荷兰绘画私藏展首度来沪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