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由中国美协、国家画院主办的“天地吉祥”——纪连彬大型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不仅展出了纪连彬近年来的精品力作,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线索,此次展览还展示了创作履历、年表等丰富的资料档案。
“我从梦中醒来,被梦境所诱惑,于是重新去寻找……”纪连彬的一段九十年代初的创作自白,阐述了他多年来一直推进的系列线索。寻找精神之境、追寻艺术之梦是他的人生目标。纪连彬是从黑土地上走出来的画家,却鬼使神差地从平原一步步踏上雪域高原。他把自己对人生、艺术的热爱融入高原,自然与人的生命关系成为他的创作主题,语言符号是他的情感的载体,通过画面向人们诉说关于自然与人、人与宗教、人与人关系衍化的生命的伟大和崇高。
(左)纪连彬与友人在展览现场
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接受媒体采访
展厅中的《雪域祥云》系列作品显然是他的重要创作之一。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说,“纪连彬在发现西藏的同时,也是发现了自己,并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他创作了二十年的《雪域祥云》系列作品中,他把我们领进了西藏高原的精神灵域。我们感到了他作品中奔涌而出的是大自然、天地与人的超然博大的气象,雪山、峻岭、藏民的淳朴、虔诚、圣洁和崇高,在他的笔下是佛光普照天地祈福的永恒圣域净土。”
“在他的形式语言中,选择高原云朵作为个性符号。在精神层面与形式语言层面达到同构展示,在精神层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祈福吉祥内涵的吸纳传承,云朵在他的作品中被赋予吉祥内涵,用团块和球形的滚动态势成为作品结构的一个中介环节。运用笔墨的表现,通过圆润的线与墨气的交织纵横,形成云形、云气掩映下的神秘莫测的梦的境地。在水墨画用墨单纯表现的同时大胆用色,这在他作品中又体现出另一特征,即浓墨重彩与水墨单色黑白渲染有节奏地突出互换,减弱一种状态给人造成疲劳的可能性,加强其视觉对人深层思维的冲击。整体上说,他的作品注重画面的气势,不乏恢宏和壮美,并用浪漫主义的抒情畅想塑造天地吉祥的生命交响。”杨晓阳说到。
展览现场人潮汹涌
在视觉语言上,纪连彬充分的运用了同构和对比结合的方法。强烈的色彩在展览中,他的《祥云》系列以强悍的视觉张力跃出墙面,红黄蓝三色已是他西藏高原的标志色彩。红色表达了真诚和热情;蓝色表达了圣洁和纯净;黄色的浓烈象征了宗教感与原始感,《高原人家》系列,以田园诗写照出了圣域的家园图景。而他的《印度-印象》系列通过局部细碎色彩的交错斑斓,表达了浓郁的异国气息和异域的文化特色。在他的《梦海》系列中,通过惠安女表现了人与海关系的生命主题,这是他的新作品。“其色彩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语言又有新的突破。”杨晓阳说到。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2日结束。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纪连彬,中国美术馆纪连彬 中国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