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姗今生大愿20周年纪念展”开幕式现场
2015年4月16日, “杨惠姗今生大愿20周年纪念展”在上海揭幕,为了让艺术创作“接地气”,博物馆藏品“走出去”,使之更加贴近市民日常生活,展览特别选定了在上海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一楼展出。
耗资超过两千万元,历时4年,动员一百多位工艺师,4吨耐火石膏材,4吨琉璃晶质料,加上5米高特制窑炉,艺术家杨惠姗所创作的源于敦煌莫高窟元代壁画的2米高琉璃千手千眼观音也首次亮相中国大陆。而这也是世界玻璃艺术史上,现存最大、最细致的佛像艺术作品。
▲2米琉璃千手千眼观音
透过杨惠姗的“今生大愿”,元代千手千眼观音壁画重新以琉璃材质再现,从平面转换至三度空间的立体塑像,无法于壁画中取得的立体化细节:四面法相的五官比例,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的宽度、厚度,每一只手的微妙姿态,每一只手臂之间的距离、美感……,只能凭借艺术家极其细微的观察力、耐心和创作力,杨惠姗以近乎信仰的意志,一次又一次,重头一点一滴地将千手千眼观音捏塑成型。
《唯有慈悲:杨惠姗今生大愿20周年纪念展》除了2米高琉璃千手千眼观音外,还有杨惠姗和张毅的“敦煌”、“无相无无相”、“一朵中国琉璃花”、“焰火禅心”以及“焰火里的禅静”等系列作品近三十件,包括曾获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世博中国馆、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等重量级博物馆典藏的作品。
▲“杨惠姗今生大愿20周年纪念展”展览现场
▲张毅(右)与杨惠姗(中)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张毅说,从1996年开始,近二十年来,杨惠姗从不中断并且不计任何代价以各种材质雕塑重现敦煌莫高窟第三窟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她的目的不是雕塑一尊佛像,而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
“可以想象,只要杨惠姗的生命仍在,那么千手千眼观世音的造像,就要向更大、更高、更艰难的挑战进行,因为,对杨惠姗自己而言,慈悲和智慧的修持,是没有止境的。而对于这个人间,透过佛菩萨的造像,唤起更大、更多的对生命慈悲和智慧的观照,更没有止境。这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造像活动,已经成为杨惠姗的今生大愿。但是,杨惠姗心中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在这个不安的人间里,让一种无尽的悲悯遍行,成为每个人的大愿。”
▲“杨惠姗今生大愿20周年纪念展”展览现场
1996年,杨惠姗第一次前往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当她站在莫高窟第三窟的元代千手千眼观音壁画前,心中澎湃不能自己。望着逐渐剥落的壁画,想着这旷世的庄严美丽终将与世人永远绝缘,杨惠姗当下决定以琉璃材质立体重现千手千眼观音,将慈悲与智慧永远流传下来。
敦煌,对杨惠姗来说是从北凉开始的,是绵延一千六百年的一种艺术热情。一千六百年过去了,留下了今天的敦煌。今天的我们又将给后人留下什么?“我希望能以琉璃永留千手千眼观音”成为杨惠姗的今生大愿。
1999年,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邀请杨惠姗在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时到敦煌展览,于是杨惠姗开始雕塑千手千眼观音壁画立体造像。日夜不休工作了5个月后,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将第一尊1米高的泥塑原型摔裂,杨惠姗的心血归零。杨惠姗堆起塑泥,重新再起,2000年5月,高1米6,以玻璃纤维制成的千手千眼彩塑观音完成,随后并在敦煌展出,现已被敦煌研究院永久典藏。
2006年,1米高的琉璃千手千眼观音《千手千眼千悲智》完成,这尊琉璃观音被美国康宁玻璃艺术杂志认为是全世界最精致繁复的琉璃艺术品。2010年,该作品获世博中国馆典藏。
2011年,杨惠姗以玻璃纤维制成的高达近5米的千手千眼观音像,供奉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的普陀洛伽山观音殿,全身遍饰琉璃璎珞,礼佛人数迄今已超过一千万人以上。当星云大师看到观音殿内的千手千眼观音时,十分感动,对杨惠姗竖起大拇指说:“一百分!”而这也是杨惠姗至今最大的千手千眼观音彩塑造像。
2011年9月,2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原型雕塑完成。隔年,杨惠姗烧制完成了2米高的琉璃千手千眼观音。经过漫长的微调细修,这件作品在杨惠姗的“今生大愿”进入20周年之际开始了在中国大陆的行脚之旅。
杨惠姗表示,她最终的“今生大愿”是希望烧制出一尊4米5高的琉璃千手千眼观音。对杨惠姗来说,今生大愿,永不休止。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杨惠姗,玻璃艺术杨惠姗 玻璃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