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龙泉青瓷工艺之美与收藏之道呈现“造物流形”

编辑:谢媛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造物流形 :龙泉青瓷工艺之美与收藏之道”活动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教授唐恺(左)

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周笑平(右)

▲“造物流形:龙泉青瓷工艺之美与收藏之道”活动现场

  8月30日下午,“造物流形 ——龙泉青瓷工艺之美与收藏之道”活动在南京东路的朵云轩艺术馆举行。

  本次活动由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周笑平先生结合现场展出实物,现场讲解、演示龙泉青瓷制作工艺流程与不同胎土区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教授唐恺先生主讲结合现场展出实物,解读各大青瓷窑口技艺特点和艺术价值,普及青瓷文化,提升大众的青瓷鉴赏水平及收藏认知。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周笑平作品

  唐恺表示,我国是世界上的瓷器王国,在当下对于瓷器的鉴赏成为了潮流,这也是文化的交流之一;而纵观龙泉窑的发展背景和历程,它从北宋晚期至今没有间断;在工艺上,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表示,龙泉窑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十分重要,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多次上釉的工艺使得龙泉窑有了“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之美。而南宋后期的龙泉窑,吸取了南宋官窑的特点,龙泉窑在南宋晚期开始,成了最大的民间窑。龙泉窑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谈及龙泉瓷收藏的艺术价值,他表示, 主要从 釉色、器型、纹饰三方面从手:从釉色的好坏判断价值,树立对颜色的判别;讲究器型,以古朴素雅为佳;以及注重纹饰的精美。

▲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周笑平现场演示龙泉青瓷制作拉胚工艺流程

  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周笑平则表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目前29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边唯一一个陶瓷类项目,一方面,龙泉青瓷烧制难,从厚釉上到薄胎很难,而厚釉也提升了龙泉的烧制温度:“龙泉窑烧到现在都是按自己的经验去烧,现在大家的审美标准提升了,龙泉窑的成品率反而降低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周笑平,龙泉青瓷,朵云轩艺术馆周笑平 龙泉青瓷 朵云轩艺术馆
下一篇:马兴文世界巡回艺术展“心境”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跨界演绎“仁爱”||上一篇:“彼岸风景”陈端个展 有着“出世”情结的现实主义者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