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三条命”呈现王华祥2015年新作 现成品与绘画的融合

编辑:万舒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5年9月11日上午10点,“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5”《三条命——王华祥个展》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期为一个月。

  策展人刘礼宾介绍到,本次展览的新作多基于现成品而成:废旧行李箱、花盆、树枝、假花、木偶、抽屉、雕塑教具、调色板、树脂……如果仔细回溯一下,这些物体本来就是他的“画中物”,而有意识使用现成品,正式开始于他2010年的《等待花开》系列作品。废旧行李箱——《家庭》(1994年),树枝和假花——诸多系列作品,木偶——《并非虚构》(2012年),花盆——《等待花开》(2014年),抽屉——《拉开的抽屉》(1995年)和《隐私》(1996年),雕塑——素描作品,调色板上的油画颜料——《名画》(1995年),树脂——《晚饭之后》(1994年)中的流体。在画面的表现上,艺术家王华祥也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手写文字,又让人们回溯到90年代他作品中的书法,不过气息已经全然不同,与画面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非只是提示、对峙、挪用、嫁接。既增强了画面的轻松感,又加强了“词与物”的互相激活关系。

  以“三条命”来命名展览,是策展人刘礼宾基于王华祥个人身份和创作脉络的综合考虑。首先,他的身份是多重的:王华祥兼具最初使他一举成名的“版画家”、 倡导“将错就错”理论的“素描大师”、体验颜料物性的“油画家”三个头衔;其次,从“状态”来讲,他是一位质疑者、反叛者、挑战者。更深的动力来自,他是一位敏感者、求真者、独执己见者。他充满活力的存在状态、创作状态、思考状态一直在个人的生命形态占据重要作用。

  展览现场及作品图:

王华祥作品(局部) 2015年

 

展览现场(局部)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王华祥个展,三条命王华祥个展 三条命
下一篇:王兰若纪念展:王璜生、方楚雄、许习文忆王兰若||上一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