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空中楼阁:一场“去经验化”的危险游戏

编辑:陈伟静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开幕式艺术家及嘉宾合影

 IMAKE思维智造负责人雷赟

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蓝庆伟

艺术家蔡黎明

  2015年9月13日,“空中楼阁:艺术+与3D打印+”在成都当代美术馆正式开幕,这是继7月10日开幕的“数字背后的故事”以后,成都当代美术馆又一次推出的艺术与3D打印技术的“科学实验”。

  “空中楼阁”在策展人蓝庆伟的解读下,是一种虚幻与实质的统一体,3D打印技术是一种平行堆积,有点类似于建造楼阁的意味;另一方面,艺术家用3D打印技术创作时存在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状态,更像是海市蜃楼,只是若隐若现的有些许想法,谁也无法预见作品的最终效果。

《无声之语》 周斌

《无声之语》 周斌

《平衡~思·四维度》 张灿

  蓝庆伟认为,这是一场“去经验化”的危险游戏,艺术家日常的创作经验、策展人以往的展览策划经验在这场全新的艺术展览形式里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每位艺术家的创作方案都曾进行过多次修改,展览更像是艺术思维与3D打印技术的磨合结果。

《缺失之处是退藏的人生》  吉磊

《骑着夜的牛背》  吉磊

《一切都在矿化》  吉磊

  艺术家吉磊从提供方案到作品完成,耗费了两周时间与3D打印公司反复沟通,最终磨合出自己的“漫游者笔记”。吉磊有一个或艺术或生活的随笔习惯,他常用笔记随手纪录脑袋里呈现的零碎想法。通过3D打印,他把笔记中的幻想变成实物,从“骑着夜的牛背”出发,开始了一场漫游者的梦幻旅行。“缺失之处是退藏的人生”、“结构的可能不止一种”、“一切都在矿化”,这些是出现在他笔记里的话语,也是他展览里对作品的命名和阐释。“漫游者笔记”最后所呈现的是一种日常信息与潜意识的“混合”的状态。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成都当代美术馆,3D打印,空中楼阁成都当代美术馆 3D打印 空中楼阁
下一篇:视觉中国研究院出版物《中国佛教石经》喜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颁发“沼田智秀图书奖”||上一篇:陈履生广州系列展:绘画 书法 摄影 一人一城三展同开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