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2015年9月24日,《“好枝”——廉学洺作品全国巡展》的第一站在四川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共展出艺术家廉学洺近两年创作的“枝”系列作品50余幅。廉学洺的“枝”系列在油彩中暗涌水墨,在体积中走线行意,在情感上悲喜交加,在观念上东西融合,在表达方式上不落陈式俗套。
天成当代艺术总监陈又
据天成当代艺术总监陈又介绍,展览命名“好枝”意有多重,“好”既是指艺术家廉学洺多年来对花草枝叶这类寂静生命的持续关注,对这类题材由“喜好”转为沉心钻研进而选用一种合乎哲学逻辑的方式进行充分表达。第二层意思,“好”枝也是具有审视意味的,廉学洺在画面上融入中国传统水墨技法来表现当代题材,是以枝系的韧性,来对抗当代社会中的浮躁。枝叶生命虽微然,却因坚韧而静美。“好枝”更是一种充满向上的祝福,哪怕观者现实中未能置身作品里充满乌托邦气质的枝叶奇境,也仍可以在心里延续出一片绿意和生机。
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廉学洺提到,画树枝并不是灵光乍现,1994年曾画过一组枯枝,树枝铺满画布,上面挂着一个鸟巢,当时他“漂”在成都,出于内心的向往,创作了这组暖色调作品,以示归巢回家的期冀。2008年,他从老蓝顶搬到新的蓝顶青年艺术村,每天往返于家和工作室的路上,看到路旁熙攘零落、姿态万千的树枝,再次点燃了对爱好树枝的创作欲望。
《枝-繁衍》 廉学洺
《枝-引》 廉学洺
《枝-苍穹③》 廉学洺
《枝-静》 廉学洺
《枝-呼吸》 廉学洺
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廉学洺近两年所创作的“枝”系列,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两年廉学洺在探讨“树枝”艺术时,摒弃了以往的欲望和意识主义,只是单纯透过树枝的线条与色彩的面积反思生命的本真。廉学洺画枝有三个特点:一,采用线条来表现树枝,注重线条的疏密粗细、穿插婉转和力度,更贴近东方式表达;二,以半抽象的极富变化力的意境为背景,避免图式化,效仿自然而不是真正的自然,就像生命中的血脉,廉学洺也把一张张网系中的枝线称为通道;三,表现或宏大的宇宙空间,或微小的细胞构成,强调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比如《枝——年》有十二张画,叙述着一年里各个时节变化着的不同状态,时空之流逝、转变发生在任何一处,人类及其他一切的生死兴衰都演绎在这时空的流转中。
《枝——天火》左 廉学洺
《枝——天火》右 廉学洺
《枝——天火》中明艳的红色与黑色的树枝交相重叠,在廉学洺的解读下,火是与宇宙、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火可以是生命的开始,也可以是生命的尽头。“火”有着一种对规律、循环的间接阐述。在自然界中,火可以是万物轮回的一个介质,让树木变为灰烬化作绿肥,然后再来滋养新的生命。整场展览中的作品色彩都非常丰富,廉学洺表示,这也是一种喜好,至于为什么使用这样的颜色,他表示,这也是一种单纯的无欲表达,也希望留给观者更多揣测。
作为本次成都站巡展的策展人陈默认为,廉学洺各阶段的作品风格变化很大,空洞、苦瓜、喜狮、枝各系列呈现着廉学洺在不同阶段对社会、对人生的各种想法。2013年廉学洺曾在西安举办过《空像-像空》个展,那场展览也是一种对树木的解读,与今天的“枝”系列有一定的连带关系。从《空像-像空》走到《好枝》,廉学洺对枝的单纯模拟越来越少,他赋予了树枝更强的精神性。“是枝非枝”,传递了语言难以表述的精神感受。“枝”系列完全打破了传统认知里的风景画定义特征。国画技术的延伸在他的油画中发生了重要作用,通过把自然的“枝”抽离,让其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的、架空的“枝”,其语意更加宽泛。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四川美术馆,廉学洺,好枝四川美术馆 廉学洺 好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