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艺术的“空间生产”:石青“腹地计划”在时代美术馆开幕

编辑:洪镁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在为“腹地计划”展览预热的“腹地与地方——石青、孙冬冬对谈”中,石青提出,艺术要引入“复杂性”——艺术之所以越来越无聊,是因为我们在清理复杂性,而最无聊的方式就是是把一切事情简化。2015年9月26日下午4时,“腹地计划”在广东时代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复杂的展览计划。

艺术家石青开幕致辞

  “腹地计划”是石青面对当代社会中资本繁殖最广泛、最彻底的空间生产方式,提出艺术家也应该借助“空间生产”这一方式,对艺术进行生产、对生产关系进行介入,从而开始策划、组织,并与其他艺术家协作完成的由十余个子项目共同形成的集合体。这个项目在中国重庆、武汉、沈阳、北京、上海、广州、岳阳七个节点城市展开,最终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展厅形成了“班车”、“快递员之夜”、“英国馆”、“茶叶工厂”、“移动的植物”、“珠红”、“黄边村委会”、“十三行画廊”、“内陆河快递”九个子项目,在一种多边的、复杂的、网络化的地理关系中,共同构建起一整套从展示到驻留、从画廊系统到公共艺术制度、以实践化的方式进行混杂的现有艺术机制的逻辑结构。

艺术家石青进行现场导览

  “腹地”援引自地理学,它的概念是相对于城市中心而言的,而从功能上理解,它更是为中心服务的。石青在阐释展览主题中的“腹地”一词时,他将其引申为“既是一个相对于中心比较隐蔽的地方,也是被资本、被社会改造得最彻底的地方”,“它有更多的未被掩饰的冲突、裂缝、矛盾引爆点,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发展中的社会和城市的问题所在,让艺术家更容易发现他们在寻找的一些命题”。

“腹地计划”展览现场

 

  被石青反复提及的“空间生产”是针对以“物”为主体的生产方式迈入当下时代的转变,从物为主要关注点到物与个体、与环境、与空间的关系的交互关注面,艺术生产事实上也步入这一阶段,从创作一件作品到艺术家开始对空间、机制进行挑战、批判或实践,关系美学或关于生产知识、关于关系机制化的生产方式出现了,而“空间生产”是现实更直观、更全面的描述。石青认为,当我们的生产方式步入这一阶段,处在市场意识形态、金融关系中的一环的艺术也可以运用这种涵盖面更为广泛的形式来进行艺术生产,此次展览提出的艺术的“空间生产”概念是应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来进行理解。

“腹地计划”展览现场

  在策展人孙冬冬看来,语境、空间、关系,这些概念的融合正是这次“腹地计划”的关键所在。而此次“腹地计划”选择在广州举办,更是展览以其本身的实践在探讨这些概念,广州不仅有悠久的对外开放的历史,而且它所处的珠三角地区也有“世界工厂”的背景。商业化操作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无法避免的语境,而艺术“腹地”正是消费的中心,这里有大量的美术馆、观众、藏家等,这也正是广州的特点。“腹地”之所以是腹地,原因就在于这里是问题的发源地,是实践的场所。“腹地计划”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强调的是一种空间生产,没有空间生产的介入,就没有社会关系的介入。

“腹地计划”开幕式现场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时代美术馆,空间生产,腹地计划,石青时代美术馆 空间生产 腹地计划 石青
下一篇:85精神的回顾与传承:“我思 我在”纪念85美术思潮30周年展在南京开幕||上一篇:习近平向联合国赠送和平樽 与潘基文共同揭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