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个小岛》开幕现场
《千个小岛》开幕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 2015年11月13日,《千个小岛》在Simon Lee 画廊开幕,由Franklin Melendez担任策展人,Dora Budor、Aaron Garber-Maikovska、Pierre Huyghe、Josh Kline、Sean Raspet、Pamela Rosencranz、Lucie Stahl六位年青艺术家的作品围绕当代生态系统等问题展开。
在这个展览上,薯片包装袋、洗手液、人造食物、水管等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消费品陈列在展厅中,探讨全球环保的概念。策展人表示,“千个小岛”涵盖了三个内涵,首先是“千岛酱”,千岛酱是一种食物,亦是把各种不同食物混合在一起的调和剂;其次,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大都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国,加拿大有许多小岛,以此突出地域上的概念;最后,千岛寓意着全球,如何将不同的物料混合,让观众能对全球性的环保问题进行思考。
Franklin Melendez表示,在走访纽约艺术家工作室时,看到不少新晋的年青艺术家创作在理念和形式上有些类似,他们大都关注环保、循环利用的问题,“在当下电子时代,他们把环保作为重要的题材,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环境,是他们主要思考的方面。”
《千个小岛》展览现场
《千个小岛》展览现场
在展厅中,Sean Raspet 的互动装置作品,手推车、四桶不同口味的水、科学技术生产的食物,让人颇为感兴趣。“这些水是艺术家与美国的一家食品公司合作研发的,观众自取尝试,在Sean Raspet看来,这些水可能是未来的食物,这件作品是艺术家用以试验人类因为科技的发展、食物的变化而调节身体的适应性的想法。”Franklin Melendez说道。
持有怀疑态度的目的论,这些艺术家的表现着重微观性参与多于宏观性叙事,梳理出目前我们正在纠结的争议点,题目触及全球劳动力、新自由主义下的商品化现象、不平衡发展、循环再造、审美观改变等问题。艺术家们透过不同的实践方式去阐述这些题目,他们尤其注重于新物料的应用和日常生活细节所产生的新艺术“消费品”。回应了女性主义哲学家唐纳·海若威(Donna Haraway)所论述和想象的“象征体”(sympoiesis)——一种混种生物,适应力是这些议题本质的关键,但也是机缘巧合而且极度混乱的。这并非企图构建一次去乌托邦式的谈话,而是对当下尽管极其脆弱却也极富诗意的平衡状态作思考,也是在观念上重新思考艺术制作个中资源的积极探讨。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1日。
参展艺术家:
Dora Budor 《TBC》 2015
Dora Budor(1984年)在克罗地亚出生,现在纽约居住和工作。其创作往往剖析主流电影意识形态潜台词中的情感和亲身体验表征,透过荷里活制作技法和特效,即想法、概念由物质话到虚拟化进而数码化的过程。借用电影效果处理技巧, 艺术家揉合电影中的场景道具创作了雕塑和建筑式构造,并称之为「活化动画」,既呈献对对象虚拟历史的认可,亦通过重置赋予其第二次生命。
Aaron Garber-Maikovska 《Experimental 8》 2015
Aaron Garber-Maikovska (1978年)在华盛顿出生,现在洛杉矶生活和工作,是一名多媒体艺术家,其绘画、艺术装置及影像往往激发动与人类自发性之间的对话。艺术家强而有力、充满舞蹈感的绘画线条,不论是在画布上或是其他非正统的物料例如睡袋或棕榈树上绘画,同样挥洒自如,反映出艺术家本身对于动态绘画的喜爱。黑色的粗线条和鲜亮的色彩则呈现其自身的节奏,似乎并非作者有意为之。艺术家从自发性和精心编排之间随意游走,透视当中的随机性和目的性,从而带出创造过程中的种种矛盾。
Pierre Huyghe 《La Saison Des Fêtes (November)》 2010
Pierre Huyghe(1962年)在法国巴黎出生,现在纽约居住和工作。艺术家创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作品,包括电影、雕塑、艺术装置及相关活动,以诙谐而且富于诗意的形式探讨不同生命的时空体验。无论是组织一次南极探险,还是创作有关生命体的雕塑(如狗、蜜蜂、寄居蟹等),Huyghe通过邀请不同的生命体参与并成为其作品中的一部分,达到通感效应,拓展艺术创作和公众参与的边界。
Josh Kline 《TBC》 2015
Josh Kline(1979年)在美国费城出生,现在纽约居住和工作。作为一名策展人、艺术家及合作人,Kline的创作总与后人文主义息息相关,他所运用的创作媒介广泛,艺术作品追求新兴技术创新,同时带有人体工学的感性,耐人寻味。他的作品以人类在其工作环境内高效运作的潜力为中心,并以被边缘化的形态呈现,以数码形象表现人类个性。
Sean Raspet 《CCCCC1CCC(=O)O1》 2015
Sean Raspet(1981年)在华盛顿出生,现于洛杉矶生活和工作。他擅于探讨日常生活素材并以艺术编织生活现实。艺术家的创作考虑「超材料」在流动和处理上的物质性,同时对金融资本和图像经济的并行循环感到兴趣。他的作品探讨工业生产和金融抽象的物质流动性,往往使用人工合成香料和气体等化学物料。
Pamela Rosenkranz 《Loop Revolution》 2012
Pamela Rosencranz(1979年)在瑞士出生,现在苏黎世生活和工作。 Rosencranz将全球化、环保、科技和流行文化等复杂的议题转化为容易接近的符号,往往是以抽象概念创作雕塑、纸、录像和装置艺术等作品。艺术家曾以全球企业、汽水、水瓶等的配色方案引为作主题,与它们各自的美学互相交织,就宏观层面的议题发表意见。
Lucie Stahl 《Chesters》 2015
Lucie Stahl (1977年)在柏林出生,现于维也纳生活和工作。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揉合20世纪艺术模式例如抽象拼贴,与新兴技术例如平板扫描,来制造颇富感官性的大型摄影艺术作品。广告、荷里活电影和电视中的流行通俗文化图像也经常为其所用。艺术家从日常物品出发,如薯片、枯叶、女性杂志等进行数码化制作,并通过喷墨式打印机和聚氨酯覆盖处理,得到图像远距的效果。其作品对当代社会碎片化的文字和反讽公式进行评论。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千个小岛,SimonLee千个小岛 SimonLee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