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历史记忆与民族史诗——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与会嘉宾领导合影

  2015年11月15日上午,《历史记忆与民族史诗——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画院综合楼举行,该书通过具体艺术家和重要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的描述,揭示历史上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规律、机制、特征和问题,及其与美术史的关系。

发布会现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致辞

发布会现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致辞

发布会现场安徽省美术出版社社长陈龙银致辞

  来自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安徽时代出版集团的领导和专家杨晓阳、卢禹舜、刘冬妍、田海鸣、张晓凌、张江舟、赵卫、曾来德、陈龙银、聂崇正、王镛、丁宁、尚辉、贾广健、梁占岩、王辅民、曹意强、高天民、赵培智、李建群、张敢、谢育智、顾平、于润生、王平、朱其、张译丹、陈明、金新、黄奇、严长元等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新书发布会现场

新书发布会现场

  本书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组织编写,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设上篇(西方)和下篇(中国)两大部分,全书约60万字,图片总数500幅,是为了对历史上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进行反思性研究,来为我们国家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提供参考。与会专家表示:“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关于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的空白,对当代美术创作特别是重大题材创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新书发布会现场

活动现场展示的《历史记忆与民族史诗——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新书

  近些年,国家相继推出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国家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各省市也都制定了自己的创作计划,中国国家画院也有针对性地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形成中国当代美术从未有过的壮观景象。

  关于这一现象,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谈到时表示:“一系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启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民族认同和文化上的凝聚力的形成,而且对于思考和探讨中国当代美术亦具有重要的启迪。特别是在多元化的今天,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亦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在推进现实题材创作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画创作及其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中国国家画院重大题材美术创作 中国国家画院
下一篇:重庆城市里的近百个米兰瞬间 罗贝尔托·葛菲摄影展开幕||上一篇:海图!2015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正式亮相鹭城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