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云中滇歌”系列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 原生态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的共生

编辑:熊晓翊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由华熙国际投资集团主办,北京时代美术馆承办,无上堂文化艺术机构,云南民族博物馆协办的“云中滇歌系列展”在12月4日下午开幕。

  “云中系列”作为关注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公益项目,从2011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云中牧歌》、《云中山歌》、《云中藏歌》、《云中蜀歌》系列活动,从辽阔的内蒙草原到悠悠的布柳河畔,再到圣地西藏和巴蜀高地,“云中”作为一种隐喻的概念,呈现的是远与近,浩瀚与渺小,熟知和未知,人类和自然之间生动的意象力量。在时代的遽变中,透过自然和人文的种种意象,反观传统与未来、民间与现代的互生关系,在尊重和发现传统 “根性”的基础上,超越地域与文化的限制,创造属于当下的生活美学和价值意义,并通过行走记录、发现和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生不息的关系,启迪人类对于生命的真谛和万物的智慧,这是举办云中系列活动的初衷,更是云中系列坚持与衍生的意义所在。

  2015“云中滇歌”作为云中系列的延续,将“云中”的视角指向了云南,对准了这个多元文化共生、人的生活方式与天道、自然更近的地方。这个云南并不只是诗意般的桃花源,它更是一个处于地域边缘的云南,古老文明与现代化的对抗与依存,不同信仰间的砥砺和碰撞,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自由叙述和想象的巨大空间。

  “云中滇歌”分为《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和《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两个展览共同呈现,展览集合了有土生土长的民族老人、民间匠人、有回归乡土的艺术家、有重启田野实践创作的手工艺人、有从民艺中获取灵感的设计师,他们共同构筑了展览的脉络,形成了展览的融合与对话。并在活动期间为观众带来两场互动交流活动,结合艺术展览、原生态音乐分享等不同的形式为观众带来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多重体验。

开幕现场  展览艺术顾问 佘文涛

开幕现场 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  谢国华

开幕现场 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  王艺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

  回,转也。-《说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人生的一个基本情节,生命的普遍结局。“回”似乎逼近了生命的真相,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象征着空间、时间与持续的力量。

  “来自尘土,应归于尘土”,站在时间的荒原上,我们怎样才能回到造物和人类精神的本源,从民间的传统文化中,唤醒新的更多积淀的能量,获得生命自发的原动力,从而建立传承的样本,并将其与当下文明建立起审美与实践的通道。在这样的基点上,《云中滇歌—“回”生活艺术展》集合民间手工艺人和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通过搭建一种可听、可感、可触的空间体验,综合艺术家的创作和民族元素,形成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同时,用艺术的方式延展出“回”的生命理念!

银水烟

民族服装

银龙  寸发标

岁月留痕  潘娟

葡萄藤心经   沈见华

蝌蚪心经    沈见华

草木染帷幔  刘臻  棉麻

  《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

  将人的历史放入世世代代绵延不息的心灵史迹中去,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自然、生命的敬畏融入个人的生命经验当中,这是艺术家的“精神还乡”,也是云南艺术独特的现象。使得无论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还是走进过这片土地的艺术家,由此带来的跨时空的观看、迁徙与出走,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和多元的精神底片。

  本次《云中滇歌—主题艺术展》邀请不同的视角和创作面貌的12位老中青年艺术家,这其中有出生于30年代首位拍摄民族纪录片的云南籍艺术家杨光海,也有六十年代旅美艺术家尚丁,以及持续关注乡土写生的艺术家孙浩、毛杰、洪浩昌等,甚至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青年艺术家王煜、杜溪等,他们有的着重于对生存经验和乡土问题的关注,有的着重于对个人生存经验的自我表达。不同代际人之间的生活方式、文化立场、个人气质和艺术态度建构了云南现代艺术生长的历史。

创客夜宴图  毛杰   布面油画

中虎跳峡一、二 孙浩 布面油画

前进装甲团  杜溪  布面油画

摩梭全家合影   杨光海   明胶银盐

内外-遐 苏晓旺  布面油画

净土  彭飞  布面油画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14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时代美术馆,云中滇歌时代美术馆 云中滇歌
下一篇:匡时秋拍:张大千《果洛番女礼佛图》977.5万元成交||上一篇:北京匡时拍卖艺术体验季:著名收藏家曹兴诚开讲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