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构建区位化中国花鸟画研究体系 “画来话去”西安美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教学师生作品展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2015年12月4日下午,由西安美术学院主办,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科研创作处、研究生处、教务处、《西北美术》杂志社、造型艺术部协办的“画来话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教学师生作品展”在西安美术馆开幕。

  策展理念和初衷:构建区位化中国花鸟画研究体系

  “画来话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教学师生作品展,实际上是中国画系在“传承、发展、品格”艺术宗旨下的一个教学理念、实施体系、教学模式的一次检验,是我们打造学者型画家教师队伍和培养具有西北区位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中国画专业人才的一个阶段性途径。这是由地域特色决定的也是时代的需要。在中国画发展进程中,西北区位尤其是陕西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那深沉积淀于长安的周、秦、汉、唐文化传统与艺术风韵,也并非一般的地缘性文化传统,而在随后上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亦形成了花鸟画本源性的审美理念与意识形态。近现代“长安画派”与“黄土画派”的画家们也对当代西北地域画风进行了创新与探索;与此同时,西安美术学院依托着周、秦、汉、唐的文化积淀,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和特色,全面梳理研究创作体系与中国艺术教育,培养具有西北区位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中国画专业人才,使西北区位的花鸟画研究体系向更高层次和更深的程度拓展。

  此次展览共计展出老教授、在职教师、学生作品百余幅,以“传承、发展、品格”的治学态度,从学生入校素描基础教学到毕业创作的整体课程设置进行了梳理,全方位的向社会展示花鸟画工作室近几年的教学成果。其中展示的有在全省乃至全国美术大展中的优秀作品多幅,这些作品面貌各异,形式多样。通过生活的积累、艺术的积累、阶段的学习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来强调个体绘画的体验,最终使学生掌握花鸟画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及专业技能,注重理论性、专业性相结合,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此次展览参展作品包括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其中教师作品包括名家名师:刘保申、肖焕、张之光、江文湛,在职教师:姜怡翔、乔宜男、刘英、麻元彬、李君明、焦永峰,外聘教师:宋孟秋、杨杰;学生作品包括临摹、写生、创作作品。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教授在开幕式上首先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教授在开幕式上首先发言:“很高兴通过这个展览向大家介绍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近年来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第一、创作性,西安美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坚持秉承自己的文化传承特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自己的文化创作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创作创新以及目标追求上。第二、独特性,花鸟画自唐宋以来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面对全国各兄弟院校、各类花鸟画研究协会等机构,如何彰显自己的个性,这对我们花鸟画工作室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近年来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努力钻研的同时提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第三、创新性,中国画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精髓,要在这个平台上提高自己的水平,不去创新谈何容易。所以,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第四、前瞻性,未来的发展将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画如何进步和提高,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希望你们秉承传统 做好自己的创新性研究,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画家赵振川先生发言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画家赵振川先生充分肯定了此次展出的作品总体水平:“观看完今天展出的作品,我觉得我们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在国内确实是有独到之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都有各自非常优秀的品质。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必须要把笔墨继承下去”。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主任姜怡翔教授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姜怡翔教授代表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全体师生感谢大家热情支持和关注。他认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前辈们的传、帮、带,更离不开全体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中国画系‘五位一体’实施体系的保障。今天这个展览是关乎如何培养优秀学生的汇报展览,这也是我们最看重和期待的。希望听到来自不同层面的意见,这将有助于今后发展中不断完善、明确方向”。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教授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由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刘西洁教授主持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安美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姜怡翔,刘保申,张之光,肖焕西安美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 姜怡翔 刘保申 张之光 肖焕
下一篇:匡时秋拍:徐悲鸿《古柏双骏》1782.5万元成交||上一篇:打造赌城的艺术地图 2015“艺术澳门”转型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