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张耘影像作品展 视觉知识分子的“把酒言欢”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把酒言欢》录像中,张耘一边喝酒一边朗读重要的艺术事件,貌似开心,实则具有讽刺意味

  视觉知识分子面对今日之社会,艺术如何有效的介入到社会秩序中,来创造更大的价值?2015年12月5日晚,张耘影像作品展“把酒言欢”西安十八度灰艺术馆启幕,展现了影像艺术怎样有效介入社会秩序。

重要嘉宾合影

嘉宾在开幕仪式上,左起:赵海龙、白夜、王健、王海音、张耘

  本次展览展出了青年艺术家张耘的五件录像作品,各含其义,又不无瓜葛。既是表达,又是一个高的起跑线,分别是《把酒言欢》《没有艺术 赚再多的钱也是为别人打工》《艺术传真》《打给杜尚的电话》《八月三日的积木》,是近几年来的代表作,呈现了其创作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张耘不愿与表象的“现实”、表象的“症候”做一次次例证。这是真的,这是假的,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些感性层面的价值判断显然不足以让大众去满足。此时他便借助“玩笑”“游戏”这样更加调侃的形式“介入”到真实之中。在这个裹挟着嬉笑、玩耍般的外壳的躯体下肃穆的去拨开,如同拨洋葱皮一般,越到后面,越不忍直视。他的录像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大抵是按照这个路线去实践的。

展览策展人、当代艺术家王健:张耘的观察和思考是视觉知识分子的角度

  张耘使用录像作为艺术的媒介,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与所思,这如同中世纪艺术家使用绘画和雕塑当武器一样犀利,直观而直插事件的核心。“他的作品由生活表象发展而来,但又试图极大地拉开与之现实的距离,因此,生成的作品不等于生活本身,而是要揭示某种道理。”策展人、当代艺术家王健这样告诉记者:“作品调侃成份的背后也许要表达的则是五味杂陈,使你由不得会引发脑神经的思索••••••”

张耘:我希望用影像的艺术方式介入社会秩序,从而提出、解决问题

  “我喜欢塔科夫斯基的作品,充满了诗人悲情的色彩,犹如一只患有抑郁症的虫子所看到的世界。如此之多的长镜头真实的让你肃然起敬,扭曲病态的诗性中又不失真实,静谧的焦灼中残留一丝希冀,于是我更爱这真实。”张耘在自述中这样写道。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把酒言欢,张耘影像个展,十八度灰艺术馆把酒言欢 张耘影像个展 十八度灰艺术馆
下一篇:保利秋拍:乾隆、董邦达《西湖十景》989万元成交||上一篇:保利秋拍:文徵明《杂咏诗卷》8165万成交 创个人拍卖纪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