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领导与刘勃舒及家人在捐赠仪式上合影
12月9日著名画家、徐悲鸿关门弟子刘勃舒作品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在捐赠仪式上,刘勃舒及家人将29幅作品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其中包括代表作《朱德与白求恩》。
左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刘勃舒及夫人在捐赠仪式上
此次,刘勃舒捐献出其作品共计29幅,其中创作类10幅,手稿类作品19幅。其中,《朱德与白求恩》是本人所藏的文艺历史题材主题创作,且尺幅巨大达27平尺,是刘勃舒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具有很高历史和艺术价值。其马类题材的创作则囊括画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精品,突出体现了刘勃舒在各个时期马类作品的演变。同时,鸡类题材的创作是刘勃舒画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手稿类作品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画家下乡写生的内容,包括边防、马场、反击战的战地写生等。
刘勃舒《朱德与白求恩》作品
此外,中国国家画院对于此次“刘勃舒先生作品”收藏工作高度重视,由创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研究并反复论证,最终对刘勃舒先生不同年龄段的写生、创作进行抢救式收藏。
刘勃舒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的手稿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大力褒扬刘勃舒及家人的捐赠义举。他表示,刘勃舒老先生的作品自成一体,“他不仅继承了徐悲鸿的研究成果和精神,而且在技法上,逐渐从徐悲鸿中西结合的表现方式转向重视笔墨的中国式表现方式。比如说,徐悲鸿画的马是有明暗的,而刘勃舒的马淡化了明暗;徐悲鸿画的马很整体,笔墨严谨,很庄严,有经典性,而刘勃舒画的马讲求即兴性,有中国画笔墨的写意精神,所以更加生动,更显风神激越。”
刘勃舒捐赠中国国家画院作品
刘勃舒,1935年生于江西永新,13岁书信结缘徐悲鸿先生,并被徐悲鸿收为关门弟子。历任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2014年10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刘勃舒八十艺术展”。
骏马图
据介绍,中国国家画院现已收藏5000余件艺术精品,包括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吴作人、程十发、黄胄、叶浅予、刘海粟等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刘勃舒,中国国家画院,刘勃舒作品捐赠刘勃舒 中国国家画院 刘勃舒作品捐赠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