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8日下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将七件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留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游庆桥、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福建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福建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陈秀梅等领导嘉宾以及捐赠艺术家出席了此次仪式。捐赠仪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
捐赠仪式现场
南音
提线木偶
畲族歌舞
惠安女
闽剧表演
在仪式开始之前,展厅中首先上演了来自于福建特色的精彩“大戏”。号称“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的“南音”“闽剧”“提线木偶”等非遗地方戏曲现场演示和独具特色的惠安女民俗服饰、畲族服饰,来尽显滨海和民族风情,与展厅中摄影作品一起共同诠释古村落古民居独有的文化生态之美。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福建省文化厅厅长 陈秋平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首先在捐赠仪式中发言,他谈到:“在这个展厅里展示出如此优秀动人的福建传统工艺美术与表演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接地气的,同时也展现出一个文化的制高点,在这样的殿堂中是顶天立地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大批各个时代涌现的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他们是随着人的智慧、随着人在社会中变迁、文化的发展中逐渐磨练出来的,并且给我们展示出他们的艺术成果。这次有7名艺术家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这些作品将会永远保存在中国美术馆,而且在不断的展示当中呈现它们的价值。艺术家把自己珍视的家宝变成国宝,并不断补充丰富中国美术馆的典藏,向人民汇报。”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游庆桥(右)向福建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陈秀梅(左)颁发感谢信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安远远
吴为山向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
福建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说:“近年来,福建省文化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两三次重要的活动,得到了美术馆全体人员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国家殿堂中展览,也表明了中国美术馆对福建的关注。这次的‘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八闽古村落古民居摄影展,展示出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在重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古民居、古村落的保护当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派江吻海,山水相依’是习主席在《福州古厝》序中写的第一句话,习总书记在福建的17年间,高度重视对古民居、古村落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这次展出的很多图片当中的场所都是习总书记批示保护的,很多场所是亲自考察过的,很多是下乡的时候开现场办公会的,所以尤其引人注目。展览在在首都展示后,使得观众对福建的传统文化留下很深印象并加深了对福建的理解。”
嘉宾合影
福建因海洋文化、闽越文化与中原文化汇聚交融,在多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出了绚丽多姿的民间歌舞,流光溢彩的传统戏曲和琳琅竞秀的手工技艺。寿山石雕,莆田木雕与惠安木雕,还有溢彩流光的福建漆艺、典雅精美的德化瓷塑,富有民族风情的畲族银器、乡土韵味浓厚的漳州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项目。
捐赠作品:
李凤强《无量寿佛》 木雕 加布拉沉香 2014
郑春辉 《山乡晨曲》 木雕 檀香木 2015
郑幼林 《万象更新》 石雕 寿山石 2015
冯伟 《守望》石雕 二号矿 2015
陈仁海《天地人和》 陶艺 德化白瓷 2011
陈明良《坐岩观音》 陶艺 德化白瓷 2015
陈礼忠《怅望凉风前》
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繁衍孕育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等多样的地域文化。福建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不仅承载着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的经典理论和精湛的建造技艺,也反映出福建各地的特色风情和传统文化,以及福建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
“派江吻海 山水相依”展览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美术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派江吻海山水相依中国美术馆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 派江吻海山水相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