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阿鸽作品展“凉山情-鸽子”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编辑:张桂森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开幕式现场,王明明院长发言

三八节,展厅外合影

  2016年3月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虚苑美术馆协办的“凉山情·鸽子——阿鸽作品展”于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汇集了阿鸽五十余年来各个阶段创作的代表性作品,涵盖木刻版画、丝网版画和大写意水墨画作品及相关创作稿共计六十余件。展览作为北京画院主办的“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家系列邀请展”系列活动之一,为美术界及广大观众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共同来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民族情怀。

展厅一角

  在五十余年的艺术历程中,阿鸽的创作从重视形象塑造的具象写实走向随意挥洒的抽象写意。早年初入中国美协四川分会从事专业美术创作时,阿鸽以阿妈的经历为起点,创作了反应彝族人民抗争苦难的小幅版画《我的阿妈》。之后,在具象写实版画的氛围下,阿鸽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1984年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鸽子》,更是她在具象写实创作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1994年,在吸取了西方绘画的色彩和保留中国水墨的线的韵味后,阿鸽的版画创作转向了水印版画,推出《三月》、《小阿依》、《小镜子》等作品。1996年,欧洲半年的学习考察经历,阿鸽坚定了要从中国传统中汲取营养再前进一步的想法。归国后,她开始探索新的表现语言,摆脱了写实的造型,运用水墨画的造型语言,发挥色彩的优势,尝试把书法中的书写性,运用到丝网版画及水墨作品的创作中。创作了《美酒飘香》、《节日的姑娘》、《在路上》等在传统基础上具有现代气质的作品。

展览的木刻单元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凉山情·鸽子”。回顾阿鸽的创作历程,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艺术家,她的作品不论写实还是写意,不论具象还是抽象,不论是早期的木刻还是近年来的水墨,所表现的内容皆取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观察与感悟,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变迁。这种浓厚的“凉山情”源自于她的人生经历,而这些作品既是民族地区发展变化的折射,也是历史变迁的缩影。1978年,与徐匡先生合作的《主人》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以一个草原上的藏族汉子的造型形象地概括了藏族同胞在新时代的气质。

展厅一层设置了“月亮的女儿“的板块

  展览于3月8日开幕,当天恰逢国际妇女节,展厅一层设置了“月亮的女儿“的板块,集中再现了阿鸽笔下描绘的凉山地区彝族女性从抗争,到解放,再到展现幸福生活状态的场景。呈现了阿鸽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对于少数民族女性的情怀。她关注女性的情感,画面细腻地再现了对生活的体悟。展厅二层依据作者各个创作时期作品形式的变化,设置了“木刻乡情 ”、“丝韵凉山”、“线墨飘舞”三个板块,分别展出阿鸽创作的木刻版画、丝网版画及近期创作的大写意水墨作品,集中地呈现并梳理了阿鸽五十余年来的创作历程。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9日结束。

艺术家阿鸽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京画院,阿鸽北京画院 阿鸽
下一篇:“艺术: 生活或观念--交互视野下的中国和美国的现代艺术”学术研讨会将在国美举行||上一篇:不一样的三·八夜 小朋友陪妈妈看展玩拼图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