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安·汉密尔顿西安美院阐述“词与线” 粉丝爆棚观看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国际著名视觉艺术家、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获得者安·汉密尔顿

  乌镇当代艺术节开幕仪式刚落,国际著名视觉艺术家、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获得者安·汉密尔顿便赶到了西安。2016年3月29日晚,在西安美术学院举办了“词与线:汉密尔顿的空间装置”讲座。主持人: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贺丹;嘉宾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项目文化艺术人才陈小文;特邀嘉宾杰西·谢芙琳(Jessie Shefrin),多媒体艺术家、教育家、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前研究生部主任。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贺丹(右)、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项目文化艺术人才陈小文(左)

  特邀嘉宾杰西·谢芙琳(Jessie Shefrin)

  计划7点开始的讲座,6点已经排起长队。7点讲座开始的时候,学术报告厅已经座无虚席,地面上也完全坐满了学生和粉丝。厅外同时开设了同步投影视频,解决了无法到现场也可以听其讲座的问题。学生和粉丝们的热情令安·汉密尔顿开心和感动,开讲前专门到报告厅外和不能进场的观众表达问候和感谢。

  “我想来中国已经有十年之久了,我们花了十年终于来到了这里。” 安·汉密尔顿开篇说。

  《共同的感受》(the common sence)  2014

  《一个每一个》(one every one)  2012

  《线程-事件》(The Event of A Thread)  2012-2013

  安·汉密尔顿(Ann Hamilton)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以其大型多媒体装置的感官氛围而为世人所知。最著称于世的是其各种因地制宜设计的大型装置,这些设施以各种现有的物体、纤维和有机材料组合而成,加入了声音和视觉元素,使人产生各种感官上的联想。通过包括印刷、摄影、录像、表演与雕塑在内的各种实践,汉密尔顿的作品体现了一种在视觉和语言及触觉方面的比较前卫的探索。

  讲座现场

  两个小时候的讲座中,汉密尔顿用PPT的形式讲述了自己过去20年实践的作品创作历程、心得及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师茹雷为此次讲座担任翻译。

  《tropos • books 》  2009

  《运输》(carriage)  2009

  汉密尔顿在讲座中梳理作品时说:“我的作品中持续出现的一个主题就是‘线’,现在有技术可以把我们随时投射出去,所以我让我的手回到最初的织、缝状态。这种织、缝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汉密尔顿和在座粉丝与学生互动

  讲座结束后,汉密尔顿和在座粉丝与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了互动。比如女性艺术家怎样保持创作和坚持、创作中的专业认知、对一些当世著名艺术家作品的看法、乌镇艺术家的参与作品解读等。在回答给美院学生的建议时,汉密尔顿说了两点:一是坚守内心,讲述清楚自己和关注的疑问;二是要参与到能引起对话的地方去。

  讲座由西安美院教务处、当代艺术教学研究中心国际交流处主办,研究生处和工艺美术系为支持单位。

  讲座结束后,贺丹副院长表示:要留住汉密尔顿的心,今后会继续邀请她来西美讲学的。

粉丝爆棚听讲座

  安•汉密尔顿(Ann Hamilton)简介

  1956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莱马市,先后毕业于堪萨斯大学、耶鲁大学,并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现工作生活于美国哥伦布市。


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安美术学院,安·汉密尔顿,词与线西安美术学院 安·汉密尔顿 词与线
下一篇:七零八零的绘画场域 “寓言之绘”开幕||上一篇:潘天寿早期作品《云谷菱歌》将现身嘉德2016春拍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