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16年4月16日下午,“想念亚美尼亚”阮义忠摄影展在西安青年美术馆盛大开幕。一场因音乐而起的旅行,一段难忘的经历,阮义忠用照片记录了亚美尼亚人最真实的生活片段,六十张手工银盐原作首次展出。
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副主任谢爱军致辞
摄影家阮义忠致辞
阮义忠老师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人家,他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摄影家,也是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一直坚持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
开幕式现场
摄影家阮义忠
摄影有四十多年的阮义忠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此次展览的一些故事“关于亚美尼亚的摄影,它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当我第一次听到亚美尼亚的音乐时,内心就好像是在最悲苦的年代向上天祈祷,因为那个时候父亲在生病,就好像是在为父亲祈祷。我在亚美尼亚看到的一切,最触动我的是,人在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候,还活的很有尊严,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却很优雅的活着”。阮义忠老师认为优雅就是“把自己缩小,天地会更大,本真的面对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他人”。
展览现场
1997年,阮义忠正为入院的父亲准备刮胡刀却意外走进那家每天路过但从不曾踏入的唱片行时,一眼看中了CD《亚美尼亚音乐第一卷:圣咏》;歌声在失眠、寂静的深夜里响起,从未听过的旋律重重地击到他的灵魂深处,当最后一首独唱女高音嘎然而止收住尾音时,他首度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发愿要去亚美尼亚。千里迢迢因音乐而起,阮义忠用照片记录了亚美尼亚人最真实的生活片段,好奇、震撼、感动!在那里,有他的朋友和难忘的经历。
展览现场交流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10日
部分展览作品:
山顶上的一位看守员,守护者身后的一座书库,戈夏凡克在此留下大批珍贵的藏书与文献。
小男孩在离去前特地在神龛前点了根蜡烛,不知道心里许了什么愿。
弹乌德(oud)琴的老人技艺平平,却很认真的在每首曲直注入情感,期待游客打赏;烈日之下的容颜让人倍感沧桑。
终于近距离看到亚拉腊山及山脚下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圣霍尔维拉普修道院;难得一见的牲口悠然享用青草。此修道院因圣戈雷格里被一位国王囚禁在此十三年而成为圣地,修士后来成为那位国王的心灵导师。
亚航的小飞机从伊斯坦布尔起飞,越过亚美尼亚人的圣山亚拉腊(Ararat)。此山为圣经上记载的诺亚方舟停靠地亚美尼亚人相信自己是诺亚的后代。
附阮义忠简介:
阮义忠(Juan I-Jong)
1950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就读头城高中时开始作钢笔画,勤读哲学、文学书籍。大学联考落榜后,于《幼狮文艺》任编辑,发表大量插图,并替上百本书刊设计封面。
1972年于英文《汉声ECHO》杂志社工作,开始拍照。
四十年来先后出版《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失落的优雅》、《正方形的乡愁》、《四季》以及《告别二十世纪》等十本摄影集,并于世界多国个展,最近一次为广东美术馆为其举办的〈一个时代、一本杂志、一个人——阮义忠|转折点〉(2009)。
作品为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尼普斯摄影博物馆、水之堡摄影艺廊、英国维多利亚暨亚伯美术馆、台北美术馆、台湾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典藏。
论著《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被视为华人世界摄影启蒙书。创办的《摄影家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杂志被誉为最具人文精神的摄影刊物之一。
1988年开始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任教,2014年以教授资格退休。
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之后,成为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的志工,投入慈济为灾区50所学校重建的纪录工作,之后与其夫人袁瑶瑶合作,为慈济志工作传。
2005年起担任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2007年获颁台湾东元科技文教基金会人文奖。
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选为年度全球华人五十位魅力人物之一。
2012年照片故事集《人与土地》、《台北谣言》获选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
2013年获颁第一届全球华人传媒大奖“摄影文化贡献奖”。
近年来于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生活月刊等媒体撰写专栏,并在大陆各城市开设摄影工作坊。
关键字: 内容标签:阮义忠摄影展,想念亚美尼亚阮义忠摄影展 想念亚美尼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