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嘉德香港春拍推出六大板块 谪仙馆藏大千自存旧纸首度现身拍场

编辑:李亚玮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6年5月29-31日,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将在香港JW万豪酒店举行。本季春拍设有六大板块,推出逾千件精选拍品,范围涵盖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中国20世纪及当代艺术、青铜器、高古瓷及高古玉等。其中,谪仙馆藏张大千自存旧纸将首度现身拍场。据悉,香港预展将于5月27至28日举行。此外,还分别在济南和上海举行春季拍卖会巡展,济南巡展将于4月23-24日在济南万达凯悦酒店举行,上海巡展则于4月28-29日在上海皇家艾美酒店举行。

  中国书画

  本季春拍的中国书画板块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专场,古代部分将呈现多件重要拍品。其中,八大山人创作于1684年的《个山杂画册》是其58岁时的作品。此册中有三开画页上钤有“八大山人”白文印,是钤八大山人名款印最先可见者。此后,饶宗颐、刘九庵、白谦慎、谢稚柳等人皆有专文所考,具有重要的艺术及历史价值。

 

  朱耷 《个山杂画册》 1684年

  水墨纸本,24×38cm

周臣 《山水人物册页》

设色纸本,19×53cm×10

  明代画家周臣的《山水人物册页》共有十开,册页法度严谨,用笔纯熟,可见其中相当深厚的李唐风格基础,又可见院体面貌之外的文人意趣。张学良旧藏元方方壶《水墨山水》,经叶梦龙、潘仕成等多位著名藏家收藏,流传至今,殊为难得。沈铨《繁花猫趣》敷色妍丽,力求“宛肖”,为吴湖帆夫妇旧藏。明代画家盛茂烨的《高士观瀑图》构图浑厚壮阔,文人于山水中临流观瀑,情态悠然。

  徐悲鸿 《秋风立马》 1936年

  设色纸本,70×35cm

  近现代部分精品佳构层出,徐悲鸿《秋风立马》尺幅巨大,是其赴广西所作于门生徐飞白,画中长题述说国难之际,以马相赠激励后辈之情;齐白石的《鸢尾蜜蜂》清丽隽雅,为知名收藏家张宗宪旧藏;吴昌硕《花卉清供册》笔力浑厚却朴拙古雅,酣畅淋漓尽显吴氏之“大写意”的笔墨形式;潘天寿《岁朝》构图精巧色调明快,画面有尽而意趣无穷。

  此外,谪仙馆藏张大千自存旧纸首度于拍场现身,将张大千毕生所藏、所制的佳纸、古纸呈现于各藏家,颇为难得。

  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本季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门整体呈现出亚洲艺术的多元风貌,特别聚焦华人艺术的成就,推出约60件拍品。“二十世纪华人艺术大师”板块由林风眠1950年代的经典作品《京剧人物–鱼肠剑》引领“融贯东西的现代主义”的系统架构。此外,赵无极、席德进以及旅美艺术家陈荫罴与丁雄泉等皆有标志性的作品登场。“台湾现代主义巨匠”部分则推出刘国松《西藏组曲》、萧勤1996年和2001的大尺幅布面作品以及朱铭的“太极系列”雕塑。此外,由于2016年为陈达青的八十岁冥诞,本部门特别设置了小型专题。

  林风眠 《京剧人物–鱼肠剑》 1950年代

  彩墨纸本,67x67.5cm

  在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包含有多位曾旅居欧美,以国际视野响应中国文化命题的艺术家,如梁铨、仇德树、杨诘苍、蔡国强以及李山、叶永青、曾梵志、尹朝阳、罗荃木等。青壮辈艺术家区块则以艺术语言最为鲜活独特的王兴伟创作于1997年的油画作品《米达斯》压阵。此外,韦嘉、陈可、迟群、郝量、钱佳华等70、80后艺术新星皆有佳作,值得关注。

  井上有一 《爱》 1973年

  水墨纸本,108x109.4cm

  本次拍卖着重介绍日本战后先锋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前卫书道“代表井上有一的大尺幅书法《梦》与《爱》,象征日本战后50-60年代前卫艺术精神的”具体派“领袖人物吉原治良、嶋本昭三、元永定正以及”不定型艺术“的今井俊满,皆有作品呈现。同时也囊括草间弥生《黄色南瓜》以及平贺敬与七户优等日本当代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瓷器工艺品

  本季春拍的瓷器工艺品部共推出400余件拍品,分为:“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专场”、“格物致知──泓燊堂吉金”专场、“抟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和“金玉圭璋─香港重要私人珍藏古玉及青铜”专场。

  明永乐 青花一把莲纹盘 34.5cm

  商代晚期 兽面纹提梁卣 高28.1cm

  “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专场”将延续以往传统,涉及门类广泛,瓷器、玉器、佛像和文房等俱全,同时结合一些精微旧藏专题。“格物致知——泓燊堂吉金” 专场则推出近30件拍品,其中的不少拍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抟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专场将呈现约60余件拍品,大多数的器物流传有绪。此外,本次拍卖还推出“金玉圭璋──香港重要私人珍藏古玉及青铜”专场,171件拍品源自一位香港著名藏家。

 

  唐(618-907) 巩县窑绞胎方枕

  西汉 (公元前206-公元23) 双龙谷纹出廓玉璜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春拍,中国嘉德香港春拍 中国嘉德香港
下一篇:《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首发式在京召开 打造中国艺术发展的“价值史料”||上一篇:无常 态—李苏宁作品展开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