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薛国历史文化展”:山东古国系列展览开篇之作

编辑:贾可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展览使用山东博物馆2层13号展厅作为展示空间

展示由“商薛兴起、史族墓地、定都于薛和田氏代之”四个单元组成

  2016年4月29日,“惟薛有序·于斯千年”古薛国历史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览是山东博物馆山东古国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由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滕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市博物馆、济宁市博物馆协办,展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市博物馆和济宁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青铜器、玉石器文物精品共211件组,展览至7月20日结束。

展厅内 春秋时期 薛侯行壶

  薛国在今天的滕州市,文献记载,薛国始祖为夏朝车正奚仲,因发明车这一交通工具,被夏禹封地于薛。夏末商初,薛服事于商,西周时期服事于周,周公东征后延续国本,成为东夷古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古薛国是古代山东地区存续时间最长、序列最为清晰的东方古国之一,兴起于史前文化发达的薛河流域——史前人类的足迹遍布薛河两岸,繁若星辰。古薛国自夏代立国,历经商、西周、春秋,直至战国中期被齐所灭,前后延续长达千余年,涌现出了一批像“造车鼻祖”奚仲、贤相仲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等影响历史、载入史册的重要人物。

滕州市博物馆藏 商代温酒器

滕州市博物馆藏 滕州大康留遗址出土 商代铜爵

滕州前掌大遗址出土 西周早期铜尊及细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滕州前掌大遗址出土 铜酒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滕州大康留遗址出土 商代兽面纹铜尊 滕州市博物馆藏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滕州前掌大墓地和薛国故城的发掘,数以千计的出土文物更加生动、立体的呈现出古薛国风貌。此次“薛国展”展出的文物包含了,薛侯铭文的青铜礼器、陪葬的各式玉石器、出土时盛有酒和饺子的青铜卣、青铜簠和带有东夷特色的鹿角铜鸟兽饰、螺旋纹双鸟圆形玉佩等文物。

山东博物馆馆长郭思克 主持展览开幕式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

  展览对公众开放的第一天,主办方在展厅门口举行了简短的开幕仪式,开幕仪式上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表示:“此次展览旨在全面展现山东地区古国、古文化的面貌,扎实推进东夷文化溯源工程,积极推动山东地区古国和古文化的深入研究,加强相关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据悉,随着展出条件的成熟,山东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其他山东古国的专题展览。

商周时期 玉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商代 玉鸟 滕州市博物馆藏

  相关阅读①:薛国故城

  薛国故城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是鲁南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遗址。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初步探明了除地上现有的战国城,地下的西周早期城,还有商代城和龙山城,对于研究古国古城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薛国故城在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至今古城轮廓基本完好,作为战国时期的古城,能够保留至今天弥足珍贵。

  相关阅读②:前掌大遗址

  前掌大遗址是1964年由当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会同滕县文化馆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此后历经多年的调查与发掘,初步断定其为商末周初东方薛国的贵族墓地,也是河南安阳殷墟之外的又一处重要的商代方国遗址。由于绝大部分墓葬保存较好,为研究商周之际薛国的历史文化、埋葬制度提供了完整的可研究资料。

史族墓地单元中展出的陪葬玉器

滕州前掌大遗址出土 西周早期铜鼎(饪食器)

西周早期 酒器

M308是滕州市博物馆于2001年在前掌大遗址内发掘的一座商周时期墓葬 未经盗掘 图为出土陪葬铜礼器

M308出土铜制甲胄 皮革已经碳化 保留金属件

薛国列鼎 春秋时期 出土于滕州薛国故城遗址 济宁市博物馆馆藏 共八件(“定都于薛”单元展示)

薛国故城遗址出土铜器 出土时内有碳化三角形食物 专家判定为中国最早的水饺

“寿元”青铜杖首 柄部一侧有“寿元”二字铭文

凤鸟形青玉佩

薛国作为东夷土著国家 虽然沉浮于周 但仍然保留了东夷特有的风俗和信仰 薛国故城出土有许多有鸟饰的器物 充分说明了薛国仍然保留鸟崇拜信仰


关键字: 内容标签:惟薛有序·于斯千年,山东古国系列展览,薛国历史文化展,山东博物馆惟薛有序·于斯千年 山东古国系列展览 薛国历史文化展 山东博物馆
下一篇:“谁是大咖秀——首届自拍艺术节”于北京开幕||上一篇:邵一个展:邵一在此 “物”与材料的思考和运用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