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匡时十周年春拍推出现当代艺术夜场 呈现中国现当代艺术精髓

编辑:李亚玮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6年,北京匡时迎来十周年大庆。在本季春拍中,匡时现当代部将推出“寻珍:现当代艺术夜场”、“西风东渐:早期绘画与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三大专场。其中,首次启动的“寻珍:现当代艺术夜场”以全面性的艺术史索骥方式,较完整地呈现出中国现当代艺术脉络的精髓,拍品囊括颜文樑、徐悲鸿、关良、方君璧、倪贻德、吕斯百、费以复、李山、王广义、徐累、谢南星、段建宇、郝量等艺术家的珍贵之作。

  “先行者之路”之精选拍品:

  

  方君璧 《卫月朗》 1925年 布面油画,92×73.2cm

  创作于1925年的《卫月朗》是方君璧艺术生涯中最重要作品之一。无论技法的表现还是意境的营造,在其油画作品中都可称上乘之作。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幅作品中可窥见艺术家在后来借笔墨画创作以融合中西画法的风格转向;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为进一步界定方君璧其人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拓荒者的价值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标尺。

  颜文樑 《五牛图瓶花》 1970年 布面油画,53×38cm

  国内公、私收藏的颜文樑作品所见多为风景,鲜有静物。《五牛图瓶花》是其少有且尺幅较大的静物花卉作品,属颜文樑中后期精品。作品中显示的色彩修养、光色魅力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气质,赋予了中国绘画新的生命,也表明了新美术的开端。

  徐悲鸿 《钱化佛像》 1926年、1927年 纸本水墨、纸本水彩,24×18cm,33.6×24.1cm

  此件作品的上款人“化佛”即钱化佛(1884-1964),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从事戏剧和电影活动。他擅丹青,尤精于画佛像。《钱化佛像》是徐悲鸿为钱化佛所作素描,一为正面,一为侧面,分别写于1926年及1927年。前者应是徐氏刚自欧洲新加坡返抵上海所写;后者则是在新加坡返与家人相会期间的作品。

  关良 《瓶花与水果》 1970年代 布面油画,30×40cm

  关良静物作品受梵高和马蒂斯的绘画风格影响色彩浓郁,笔法洗练。注重造型与写生,风格上追求简明达意,用笔清晰率真。《瓶花与水果》对于油画中形、色、线等造型因素的运用,可谓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物象特征简练明确,新鲜的果品在先生笔下,既得其神骨,更得其性情。

  倪贻德 《工人像》 1963年 布面油画,75×56.5cm

  《工人像》是倪贻德文革前期难得的大尺幅人像作品。在倪贻德的遗作中,风景画占多数比例,而人像作品在他生前就所做甚少,保存至今的更是稀有。除中国美术学院馆藏两三张之外,基本没有作品散落民间。而如此大尺幅的工人肖像作品实属存世精品,倪氏再无如此水准的人像作品与之媲美。

  吕斯百 《母亲像》 1948年 布面油画,81×65cm

  吕斯百《母亲像》是其市场所见尺寸最大幅的作品,他怀揣着对母亲崇高的爱,用写实语言描绘了自己朴实的母亲。母亲位于画幅中央,突出母性气质独有的慈爱温柔。画中暖色则平添了母亲无比亲切的的吸引力,感人至深。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京匡时北京匡时
下一篇:2015年度IPOTY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欣赏||上一篇:北京保利2016春拍全国巡展厦门站 近现代成扇无底价登场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