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陈彧凡在父辈和祖父辈合影老照片前
2016 年6 月15 日今格空间举办的艺术家陈彧凡的同名个展“陈彧凡”开幕,策展人崔灿灿。此次展览收录了陈彧凡 12 件绘画和装置作品,这些作品从艺术家近六年的创作中精选而出,以“陈彧凡”个人的地理轨迹、身份认识和形式过渡为主轴,借用回转、游离、溯源的叙述方式,进行全新的联结与对话,试图勾勒出陈彧凡近几年艺术创作中,观念内在的融合和表达途径的多样。
艺术家现场创作 如传统的四合院结构的作品中有时间、历史、族群等复杂的含义
艺术家现场创作局部
艺术家现场创作与《源》
《源》,水泥、霓虹灯、铁版,100×100×235cm,2016
《源》局部
进入今格空间的一楼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艺术家陈彧凡在半个月时间内在展厅内创作的“现场作品”,“这四个方框和中间的圆框,就是我《化一》系列平时工作的状态,我把丙烯颜料每天几十遍的滴洒在上面形成时间的概念。这样的格局很像我们福建的庭院的格局,前面是门厅,俩边市厢房,后面是堂屋,中间是天井。而正对着这件作品的是《源》,我用霓虹灯管来作出像火焰一样的印象,有一种仪式感的象征。我喜欢用霓虹灯管,因为里面的氖气与水银的雾化产生能量的体验。有人说这种材料随着里面气体的衰败会灭的,但我觉得,这如同火焰一样,随着能量的消耗殆尽,自然得熄灭也是合理的。包括后面的灯箱内有我们福建特有的龙眼木互相联系在一起,有象征家族的意思。”陈彧凡对雅昌艺术网阐述作品时说。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陈彧凡,今格空间陈彧凡 今格空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