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李亭葳、刘卜华双个展 诠释不一样的抽象艺术

编辑:刘倩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6年6月25日,李亭葳、刘卜华的双个展“> <”在草场地EGG画廊开幕,展览展出了两位青年艺术家根据画廊空间所完成的抽象作品。

  对于展览主题“> <”,主办方介绍:“平衡的左右是>或<,而中间点是一种期待、理想、假设。在时间的催化作用下,我们懂得“不多不少”这个空档么?人人都在寻求平衡,永远在过程中,与平衡的相会短得不似存在。最守恒不过运动、变化、尝试。”

李亭葳 《耻》现场

《等候室》现场

  出生于1989年的青年艺术家李亭葳至今还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自由艺术,她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了两件作品,是《耻》与《等候室》,均是她近段时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与抽象相关。她认为抽象其实是可以描述的,例如黄色的色块其实是可以用文字来描述的,但是更加抽象的则是情绪和感觉,抽象到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也没有办法去交流,她选择了很难去用语言描述的“耻”来做作品,将他自己的感受呈现在展厅里。她用物体、平面作品的信息营造出沉浸式小空间,让观者在空间中面对自身产生的感受(如焦虑、受挫、自诩、羞耻),体会无法名状的情绪。由此产生在信息时代单一简化的交流和强迫性完美主义的压力。

刘卜华作品现场

  如果说李亭葳的抽象更感性的话,那另一位艺术家刘卜华的作品则更加理性。她的作品同样是根据空间进行创作,通过几何色块、线与面的组合完成此次展览中的作品。她通过纯粹的计算、数学方法将颜色、形体、面积、高度和角度以视觉重量单位重新界定抽象的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协调关系,当不同的个体互相旋转碰撞时,由理性的结果孕育出的感性随之释放。

  一位从感性的作品走向分析和计算,一位从冷抽象的几何形走向探究情绪、疗愈。此次展览的作品选择也体现了她们的和而不同:刘卜华的作品悬挂于天花板,是下垂的、不允许触碰的;而李亭葳的作品却都是以地面为基准的、与观者有直接互动的。在不谋而合的交点相遇,沿着各自轨迹慢慢走开。本次展览由演员谭卓参与策展,在两位艺术家相互交织的平衡中,以旁观者的角度立体呈现本次展览。届时开幕还会有两位艺术家首次合作的游戏行为活动

展览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上海嘉禾2016春拍:陆俨少《险水宏图》5543万元成交||上一篇:2016西泠春拍:黄宾虹《宿雨初收图》690万成交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