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先生宣布韩天衡美术馆“当代海派文人”系列的首展
“海上长风”:徐建融翰墨萃真展览会揭幕
▲“海上长风”:徐建融翰墨萃真展览会开幕式现场
2016年6月28日下午,“海上长风”:徐建融翰墨萃真展览会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揭幕,本次展览也是韩天衡美术馆“当代海派文人”系列的首展。展览由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朱晓东馆长担任策展人,政界、商界、艺术界的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等嘉宾应邀参加了这一艺术盛事。
展览作品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书法、雅物等130余件精品、100部著作、30件名家书徐建融诗抄。此次规模展品具有极高的系统性和代表性,观众可以从中了解大家的风格特色与艺术成就。
▲徐建融教授致辞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朱晓东致辞
徐建融教授诗、书、画、学、著俱佳,对中国艺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最为突出的是其在美术史上的成就。主办方在展示时重点考虑展厅集中展示徐教授百部著作,成为本次观展中的最大亮点。这是徐教授几十年的美术史论研究而积累的百余部著作,真正称得上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用独特的方法进行美术史论研究,也用他同样精深的认识,实践自己的中国书画创作。
1990年代初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创办的第一个美术史专业,即在徐建融先生的主持下正式开张招生。这个专业的成立既填补了上海高等教育的空白,也使他的学术主张和理想通过教学得以实现。徐教授亲订教程,授课解惑,始终强调在多元化的一元中,晋唐宋元正规画代表中国画的先进方向,足见其艺术大家之风范和胆识,并影响了一大批中青年学子。
在展览开幕式现场,徐建融先生特意提出问题:应该如何站在国学的立场上重视传统书画?他表示,在今天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也应该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员:“国学的传统书画有别于我们传统美术学院书画教育体系,它不局限于书画技法的要求,也包含日常生活与常识,同时体现艺术家对于中国文化的通释与修养。”
他同时直言,在当下传统书画中“国学书画”陷入大衰退的严峻时期,不仅是书画学习中的问题,也体现出教育体系中的问题,应该重新审视传统书画中“国学书画”的重要性,而提倡“和而不同、吐故纳新”,才是中西融合的中国传统书画传承与创新中的应有态度。
▲展览现场 韩天衡先生与徐建融教授
▲展览现场 韩天衡先生与徐建融教授及友人
▲展览现场 徐建融教授及友人
十年前,陈佩秋先生曾说:“徐建融是近十多年来中国画晋唐宋元传统、简称唐宋传统的最有力倡导者。徐建融的画史画论研究,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书画实践的方向探索;同样,他的书画实践,也不是为实践而实践,而是作为画史画论研究的一部分或一种理论的实践方式,是为了史论研究的更加切实和深化。这就使他的理论,具有了一般理论所缺乏的实践价值,而他的实践,也具有了一般实践所缺乏的理论意义。”
▲展厅现场
作为当代中国文人之典范,徐建融教授阅尽天下书卷与画卷,以“宽容”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士气”贯穿诗文书画,坚持“雅正”的气息与立场,藉助治史、为文、从艺之“技”,而最终通达于人生之“道”。
▲特别环节:书法、篆刻家以书、刻徐建融教授的诗文为贺
展厅另一吸引观众驻足的是,有三十位沪浙著名书法、篆刻家以书、刻徐建融教授的诗文这种传统的方式来向他表达祝贺,徐教授的诗词亦称沪上一绝,是他国学素养和情怀的一个侧面。这个创举是韩天衡美术馆朱晓东馆长策划的,也是朱馆长与另外二十九位名家、同道共同对徐建融教授个展敬意的人文表达。
▲展厅现场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以明、清及近现代书画藏品尤为突出,海派作品更是一大特色,韩馆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新的艺术活动板块。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朱晓东表示,“当代海内文人艺术系列展事”将每年以1-2期的方式来呈现,而本次展览作为“当代海内文人艺术系列展事”的首展,以徐建融教授为首场,旨在倡导传统文人书画,树立国学艺术在当代艺术的地位,弘扬传统书画的人文精神,倡导多元的文人艺术语境在当代的表达途径,以诗书画印、文辞考论的综合展示,呈现给社会民众以精彩而叠加的丰富文化感受。这不仅是公共文化机构的义务,也是对传统文化精粹的一次敬畏的表达,也是韩天衡美术馆力争为21世纪的中华文艺复兴,提供思想之源和形式可能。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