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海报
“应许之地:兴庆宫公园计划Ⅱ”展览于2016年6月25日在西安美术馆盛大启幕。“应许之地:兴庆宫公园计划Ⅱ”包括了《新民歌》演唱会(艺术家:蔡所)、《大喷儿》放映会(艺术家:黄淞浩)、《兴庆宫》摄影项目(艺术家:武琼)、《公园实践手册》连环画(艺术家:朱建林)、卷轴写生(艺术家:周卫华)、《甲乙方》(艺术家:刘玥涵)、《痒》系列绘画(艺术家:张广猛)等项目。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担任展览的艺术总监,郑宏彬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去年7月份,由于西安美术馆“副馆长计划”的驻地属性,此计划中的部分参与者和西安的年轻艺术家对兴庆宫公园做了初次考察。这个连同上海交大西迁一起规划,坊间传言被周恩来直接“关照”的大型公园,于1957年由西安市民17万人次义务修建在唐兴庆宫遗址上,徒手劳动11个月建成。而今,那些曾经在此挖湖、运土的老人及其后代正以专属于他们的方式享用着这个公园。公园内遍布着几十个有组织或松散的民间团体,基本以六七十岁的老人为主。公园里自组织的革命歌曲合唱团(包括“新民歌”)便有十几个,除此还有广场舞、太极健身操、健身鞭、骑驴体验、教会活动、工人论坛、广场书法、地摊字画、相亲等等。老人们在公园空间各取所需,它的活力与乡愿状态集中于每一个早晨。
展览现场
项目邀请了20余位艺术工作者前往兴庆宫公园勘察、创作,并组织公共艺术活动。其中,包括“新民歌”演唱会、“广场书法”大赛、关于民间论坛的影片《大喷儿》放映会等7个公共活动。这些活动均由艺术家发起,联结与组织公园内“活动着的个人或群体”,在一种平等联合的关系中进行创作。“兴庆宫公园计划”着重走出美术馆,进入社会空间去实践。我们尝试通过公众活动的形式,将当代艺术的美学意涵疏通至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也将是当代艺术重返公共空间的一次“写生”,并通过民众共同参与的方式去书写有关兴庆宫公园的新图景。
项目介绍:
项目一:《大喷儿》放映会(2016年6月27日 上午8:00)
《大喷儿》海报
黄淞浩在兴庆宫公园的放映会
艺术家黄淞浩是副馆长计划的参与者之一,当时他在西安的创作议题之一是民间自组织,也曾以兴庆宫公园为对象进行了多次考察。近期在河南开展的地方工作,即关于“五一公园”的历史及其社群组织。五一公园跟兴庆宫公园的语境极其相似。据他的观察:“老工人因自身工作和生活经验,大多对今天的现实不满以及对过去政治生活的怀念,多有偏激情绪,但也不乏理智的行动派,袁庾华就是其中一例,60多岁的人还频频去外地串联和组织活动。工人阶级(也许是曾经的工人阶级)已经衰老或消亡,五一公园的歌舞升平更像是某种象征性的平和无争。”他准备援引当今国际上较为经典与新兴的理论观点,加入到这几个群体的辩论之中。之后,将这个过程编制成一部录像。再召集西安兴庆宫公园内的同类群体,组织观影会暨座谈。
黄淞浩在兴庆宫公园的讨论现场
黄淞浩在郑州五一公园
项目二:“广场书法”大赛(2016年6月25日 上午 8:00)
“广场书法”大赛海报
书法大赛现场
艺术家黄周妥将在兴庆宫公园发起“广场书法”大赛,参赛者书写的内容需要同个人的生活困境相关,保证一定的真实性。摒弃唐诗宋词,让广场书法重接地气。公开招募,设立奖项与奖金。评委由艺术家组织公园内长期活动的群体组成。
书法大赛作品
项目三:“新民歌”演唱会(2016年6月27日 上午8:00)
新民歌海报
《鸿雁》改编版
“新民歌”演唱会属于西安美术馆年度驻地活动“应许之地:兴庆宫公园计划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尝试在民间音乐重镇西安,开启一个在历史维度对当今社会的反思时刻。
兴庆宫公园于1957年由全民义务劳动耗时11个月建成,1958年7月正式向西安市民开放,票价5分钱。这一年是毛泽东倡导“新民歌运动”在全国掀起,如火如荼的一年。“生产大跃进,文化紧紧跟,壁画打头阵,歌唱做先锋。”一时间成为了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口号。在这次爆发性的群众文艺创作运动之后,那个年代的青年人又经历了文革、饥荒、国企改制、改革开放,到现在体感着新自由主义市场的退休生活。他们经历了中国半个世纪,现在又回到公园唱革命歌曲与六七十年代的新民歌,跳广场舞与健身操。从集体主义生活到如今自组织的老年团体,这即是蕴含着重新分配共识的空间,又是一种回光返照。这次“新民歌”活动将邀请一些独立音乐人参与,以本地老人们的口述为基本歌词的底本,谱写这代人具体的经历、社会性遭遇与困境,以及生活问题。进而,演出活动跟公园内的自组织合唱团形成同构关系的同时,也形成一种张力和启发性空间。
“新民歌”活动在兴庆宫公园的雪松合唱团的现场,改词的歌曲被斥“反动”而制止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安美术馆,应许之地:兴庆宫公园计划Ⅱ西安美术馆 应许之地:兴庆宫公园计划Ⅱ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