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义忠《人与土地》系列摄影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2016年8月4日下午,阮义忠《人与土地》系列摄影作品展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揭幕。展览也是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首度举办摄影展,展出阮义忠拍摄于1974年至1986年的最经典《人与土地》全部系列作品共计84幅。
阮义忠,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著名华人摄影家之一。他专注人文纪实摄影,40年来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拍摄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留下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
展览现场
阮义忠
1974年至1986年,阮义忠凭借一本台湾公路局时刻表,走访未知的乡土,寻找那些纯粹、一点都没有被打扰的地方。1987年,阮义忠从四千多卷底片里的好几万格负片中选出80多张影像,将他在这段时间于台湾农村所捕捉的画面分为“成长”、 “劳动”、 “信仰”、 “归宿”四个单元,举办《人与土地》摄影展,轰动一时,自此成为华人世界纪实摄影的重要代表。
老天给的礼物
兰屿的头发舞
阮义忠说,走遍台湾农村,希望找到人与土地以前的那种亲密关系。“我在拍照时,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与人的互信互助,人对土地的依赖感恩,人对天的敬畏、对物的珍惜。”
蔺草的清香
播种与传承
时隔三十年,重新回看这些过往,阮义忠回忆说:“当时我一个人独自在台湾乡下走动,总是被陌生人接受,我也很感动:这些善良、平凡的老百姓拥有一颗不设防的心,他们用美好、宽容的态度去迎接到来的一切。就是他们不断的感动我,按下快门。而这一切已经消逝的台湾乡土文化,现在回头看,便成最珍贵的回忆,它提醒我们,什么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品出输的甘味
这是《人与土地》系列中的一张图片:远方有山,雾气微朦,一对小兄弟,赤脚奔跑在田间小路上。华人文学大师黄春明看到这张照片,勾起了在茭白笋田钓乌龟的童年往事。
而本次展览策展人张毅又是另外一番思考:现在这个时代,大概不会再出现两个小孩没有鞋走过田地的照片,阮义忠记录了土地,也记录了这两个人在这块土地上的某一种关系,记录了那个茂盛丰饶的感觉,一望无际的生命的感觉。
北港的妈祖信徒
在阮义忠原本的规划中,原本要到70岁才拿出来展览《人与土地》,而今天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提前完整呈现,张毅则笑言:“我等不及了,我希望每一张照片,都会是现在、立刻跟每一个人分享。对我而言,不仅是整个时代对于过去的感恩与反醒,也是人文摄影展览应该受到所有民族更大关怀与重视。 ”
展览现场
当科技的爆炸性发展,数码影像的摄取,操作简易方便,而致浮滥;自拍,成为无意识的惯性,摄影的严肃性、对于生命的自省和学习,更少了一份尊重。面对过去的影像,此次展览在唤起历史影像的价值之外,还提醒我们走过的曾经的匮乏、曾经的挫折、曾经的真,正直、谦虚。看见,是关心的开始。
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阮义忠阮义忠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