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城墙与水泥”主题座谈会昨天举行   探讨西安当代艺术生态与传统的对接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嘉宾合影

座谈会现场

  2016年8月22日,“城墙与水泥——西安当代艺术生态报告”座谈会在西安美术馆顺利举办。郑连杰、杨兵担任策划,执行策划:王健、赵海龙,主持人:杨兵,艺术家:高溶、郭志刚、贺丹、侯拙吾、刘翔捷、孙津、袁峰辉、王健、王檬檬、武小川、杨兵、赵海龙。(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座谈会现场

  西安,一座由古城墙围合的城市,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是此地的文化特质,因此,近年得到迅速发展的西安当代艺术也特别具有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观念尖锐冲突的特征,并形成独特的内涵和艺术风格。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当代艺术作品呈现出不同类型。首先是运用当代艺术语境,依然保留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直面社会问题,揭示现实人群的生存状态;其次是运用当代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段,呈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冲突;还有以当下艺术视角,运用综合材料和手法,不断挑战社会艺术实践。这些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聚合成西安当代艺术的创作形态。

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发言

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发言(右一)

西安美院工艺美术系主任王檬檬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美教系教授郭志刚发言

旅美当代艺术家郑连杰发言

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艺术家杨兵发言

  纽约,当今世界现代文明的大都市。作为国际艺术舞台重要的标志,在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楼中不断书写。西安与纽约,两座城市,族群各异,艺术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在此表述,交融并分享。我们将西安十二位当代艺术家风格各异的作品带到纽约,正是在多族裔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艺术观念进行碰撞,如同西安的城墙与纽约的水泥进行搅拌,基础与构建在期待之中。

陕师大美术学院副教授、当代艺术家王健发言

座谈会现场

  2016年4月5日在纽约洛克菲勒艺术中心举办的“城墙与水泥——西安当代艺术生态报告”正是对西安当代艺术生态的解读与交流,延伸中国当代艺术从区域的跨越。今天,我们将西安在纽约的这场当代艺术展示活动再现到西安公众与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面前,共同分享这一话题,并探讨西安当代艺术形态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如何跨越时空融入到国际的艺术舞台上等诸多问题。


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安当代艺术生态报告,城墙与水泥西安当代艺术生态报告 城墙与水泥
下一篇:中日性艺术传递与对话 须田一政、张旭龙摄影双个展开幕||上一篇:“墨语寻梦”赵绪成水墨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正式签约授权鉴证备案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