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 61国(地)艺术精品和重要文物对话敦煌——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9月20日开幕

编辑:熊晓翊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2016年9月20日至10月10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

      本届文博会是以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将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年展和高级别论坛这两项核心活动,配套开展一系列分论坛和分项活动,61国(地)艺术精品和重要文物,首次跨越2000年的历史时空,对话敦煌。

      受甘肃省委省政府委托,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对“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进行总体策划、同时是国际展区、主宾国馆的总执行单位,并承担整个文化年展设计和特装方案审核工作。

  9月13日下午,文博会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副总经理 阎东,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 黎静,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新闻总监 王洪波,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钢,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化年展主策展人马瑞青等相关人士出席发布会。

展馆效果图

发布会现场

  据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副总经理 阎东介绍,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属于国家级的文化博览会,甘肃省在2013年就已经向国委院提交了文博会相关申请,2015年11月13日,该项目获得批准。今后,文博会每年都将举办一次,规模大小是“隔年一大办”,今年的规模是巨大的,除了展览还有相关的论坛。2017年将只有展览,不设论坛。2018年又将是展览和论坛一同举办。文博会希望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方向,积聚丝稠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往来,为经济合作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本届文博会文化年展室内展示面积2.8万平方米,室外展示面积8000平方米,分为国际展区、中国展区、甘肃展区、专题展区等四部分,共计33个分项展览,共向丝路沿线国家和国内有关省区市征集展品约8500件,其中包括德拉克罗瓦、毕加索、齐白石、吴昌硕、李可染等国内外大师的代表性艺术精品,涉及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埃及、伊朗等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陕西、宁夏、浙江等15个省区市。

  其中,法国主宾国展汇集了近400件艺术精品,旨在全面展示法国文化及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其中包括数位法国艺术大师(巴勃罗·毕加索、欧仁·德拉克洛瓦、保罗·特鲁伊贝尔、尤金·伊沙贝、罗伯特·弗勒利、伯纳德· 皮卡、皮埃尔·米亚、彼得罗·保罗·巴尔蒂尼、亚历山大·维迪恩、古斯塔夫·多雷)的油画、素描作品和法国多家博物馆(法国里昂丝绸博物馆、巴斯德博物馆)的古董藏品,多件藏品为首次在中国展出。 

 

  2016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重点分项展览简介

  “文明之旅魅力法国”——主宾国展:

  位于3号楼2层,面积2000平方米,以时间与空间为线索,从法国与丝绸之路的渊源开始,通过照片、视频、互动展板及实物等方式,集中展示法国绘画、建筑、摄影、漫画、设计、音乐、电影、美食、时尚文化,立体性呈现法国古今面貌。展区共200余件展品,由“古老法国、丝路有邦、魅力大区、相约法国”四个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古老法国”,包括法国古城摄影展(80张)、文化遗产摄影展(28张)和法国古董展(41件);第二板块“丝路有邦”,包括敦煌采风摄影展、重走丝绸之路展(内容为1931年法国人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拍摄的作品);第三板块 魅力大区:展示了‘’奥克西塔尼~比利牛斯~地中海大区、巴黎市和里昂市丝绸与装饰艺术博物馆提供的展品‘’。第四板块“相约法国”,包括法国创意+巴斯特学院摄影展(130张)、法国教育发展署展台 (15个展板)、法国旅游发展署展台(视频)及交流互动厅。

魅力法国展区将以历史为线索展出多件法国文物级藏品

  中国十三省(区市)馆藏文物精品展:

  展览位于敦煌会展中心1号楼二楼,面积约2200平方米。精选国内丝绸之路沿线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南、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西藏十三省(区、市)38家文博单位有关馆藏精品文物共404件,其中甘肃省24家282件,外省14家122件,再现丝路沿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状况及其为世界文明发展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启迪当代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合作与交流方式,促进沿线各族各国友好往来、共同繁荣。

数件国宝级藏品由各地博物馆汇聚到文博会

  “世·象”中意当代艺术展:

  位于3号楼2层,面积300平方米。以“世·象”为主题,表现包罗万象的当代艺术,通过中国与意大利各13位著名艺术家交流而创作的以抽象、超现实、极简风格为主的《世界地图》、《庞贝的焰火》、《恐怖舞蹈》、《地上-地下》等艺术作品50余幅。该展以“世·象”为题,表现当代艺术包罗万象的气质,旨在通过十三位中国知名艺术家与十三位意大利知名艺术家的对话与交流,加深观众对中、意当代艺术的了解,达到文化互鉴的效果。展览分为两部分:序厅和主展厅。序厅将展示意大利国家概况及其与丝绸之路的渊源; 主展厅将通过十三位中国艺术家及十三位意大利艺术家的绘画、装置、雕塑与视频作品展现意大利当代艺术,同时展现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沟通与对话。参展作品包括抽象、超现实、光效的、机械绘画、极简主义等多元的风格。

十三位中国艺术家与十三位意大利艺术家的当代作品展

  “文明交响”中埃文化展:

  展区位于3号楼2层,面积300平方米。突出以绘画语言表现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透过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卢克索神庙这些典型符号,生动呈现了埃及艺术家眼中的中国、中国艺术家眼中的埃及。展览以中埃两国艺术家创作的绘画作品为主,既有艺术家早年在两国采风时留下的精品佳作,如曾担任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艺术委员会负责人的艾哈迈德·纳瓦尔于2013年创作的融长城、手臂、中国红等多种意象于一身的《中国愿景》、《中国印象系列》,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张祖英以卢克索神庙为对象创作的《古道·下弦月》,又有画家专门为此次展览量身打造的新作,如山东省油画学会终身名誉主席杨松林的《尼罗河》、国家一级美术师万纪元的《地中海的阳光》、王雷的《金字塔》、王卿的《埃及的微笑》等。此外,展览还吸纳了部分来自阿尔及利亚、黎巴嫩、苏丹、突尼斯等阿拉伯国家艺术家创作的反映中国风貌的上乘之作。

  “四海一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精品展:

  位于3号楼2层,面积1200平方米。荟萃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的艺术精品,主要以绘画、雕塑以及具有各国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为主。“四海一家”着眼于充分挖掘各国使馆的文化资源,发挥使馆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其公信力与影响力。汇集世界多个国家不同风格的代表性艺术品,不出国门就可领略多国风情,欣赏多国艺术。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油画精品展

  丝绸之路从来都不止是一条商贸之路,沿线的文明更是这漫漫沙路上的绚丽簇锦。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造诣,承载着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基因和审美观念。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汇集了沿线国家及欧美等油画大师的精品,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格鲁吉亚、波兰、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士、荷兰、瑞典、希腊、韩国、美国和中国等20余国;艺术家既有艺术学院院长、院士、人民艺术家,又有世界各大艺术大奖得主和其他著名油画家等约50位共计100余幅作品。作品内容既有艺术家对本国丝路文明的再现,还有撞击灵魂的思考。虽然身处国家不同,生活习惯各异,但艺术家们用相同的艺术之美展示着社会,传承着文明。  

       “文化记忆”丝绸之路非遗展:

  位于3号楼3层,面积1330平方米。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省区市获得联合国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传统技艺和民俗作品。展区重点选取各地既能代表其传统文化特征,又便于在展会中展示的手工技艺,展示时共有国际、国内两大板块内容。国际板块按照中亚、西亚、东非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展示:皮画、陶瓷、金属镶嵌、挂毯、伊朗珐琅、铜器镶嵌、细密画、金属器皿、地毯、乌木雕、挺嘎挺嘎绘画等工艺品。国内板块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13个区域:每个区域3-5个项目,每个项目至少有一名省级以上传承人现场演示及与观众互动。展示维吾尔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阿拉伯文书法、凤翔木版年画、山西面塑艺术、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蜀绣等技艺及工艺品。

  明代手绘丝绸之路:

  明代手绘丝绸之路地图位于1号楼2层,面积200平方米。地图宽0.59米,长30.12米,绘制于明代中叶(1524-1539年间),图中描绘了从明朝边关嘉峪关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的211个地点,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中世纪世界地图”。现藏于保利博物馆。本幅地图高头大卷,采用中国古代地图传统方式“手卷式”手绘而成,纵59厘米,横3012厘米,绢本设色,从艺术手法看,该图的山水画风格深受明代中叶吴门画派影响,以表现青绿山水、高山大川为主。原藏于日本藤井有邻馆,2002年回流到国内藏家手上。由于图上题款被人撕去,原名不得而知,现命名为《丝绸之路大地图》(古名:蒙古山水地图,该名来自此图背面尚友堂题签。)此幅作品于2013年4月20日在北京“起点——丝绸之路地图特展”中首次展出。专家称,此图堪称中国古代地图巅峰之作,估价1亿2千万元。

明代手绘丝绸之路地图

  “瓷上敦煌”——精品瓷器展:

  位于1号楼2层,面积550平方米。展出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珍藏于景德镇瓷器博物馆,反映丝路文化的近现代精品瓷器。代表展品有颜色釉瓷板画《禅林漫相》、《九龙灌顶》,浮雕雕塑《云之思》、《海之意》,颜色釉瓷盘《心相莲出》、《云虹天祥》,釉上彩镶器摆件《佛说》,青花镶器《敦煌遗韵》,等等,共计80余件,这些珍藏的展品已在国内外进行过多次展出,获得广泛好评。在布展设计上也可谓匠心独具,以4个展品陈列的子空间展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概念,以“方形的螺旋状”方式产生趣味性和导入性,通过不同方位、回旋的空间变化使观众形成移步异景的视觉感受,进而来引导观众对艺术品所蕴含的意义和整个展览进行思考。

  近代书画展:

  位于1号楼2层,面积1500平方米,110余件的书画精品展示了近现代书画艺术的光辉历程,以及中国美术界在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思想的动荡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繁荣景象。展示的代表作品有: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任伯年的《仙寿图》,吴昌硕的《富贵牡丹》,齐白石《蔬果图》,张大千的《拟赵大年湖山清夏图》,徐悲鸿的《狮子猫图》,潘天寿的《指画鹰石图》,以及何家英特展作品等,都是大师们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精彩珍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不朽篇章。展品由北京荣宝斋和甘肃中贸集团提供,参展作品均以落实。此外,荣宝斋还精心设计了传统书画技艺现场展示活动,由4名国家级传承人现场展示木板水印技艺,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互动。荣宝斋精品文房四宝也是书画展中的一大亮点。

近现代书画展区效果图

  花开敦煌展:

  位于1号楼3层,面积400平方米。展示常沙娜等5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文化艺术精品111件,其中敦煌壁画临摹作品《胁侍菩萨》、《伎乐人》、《五百强盗成佛图》等12件,装饰图案供养菩萨头饰、华盖、配饰等27件,服饰手稿10件,吸取敦煌莫高窟灵感创作的香氛炉、瓷器瓶、敦煌璎珞系列-挂钟等各类工艺品等62件。

  “海丝记忆”——海上丝绸之路侨批珍品:

  位于1号楼2层,面积300平方米。通过集中展示海丝船模、克拉克瓷器、侨批、华侨生活和工作用品文物等展品,表现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航海、海上贸易事业的杰出贡献,主要由海丝扬帆远、飘洋两地书、华人风物志三部分内容组成。海丝扬帆远包括“郑和宝船”、“红头船”、“福船”、“红屁股运木船”和“短衬衫号快速帆船”5件船模原件展示,约20张船模以及沉船遗骸的照片,一张通过现代光影技术展示的巨型航海图,10件“克拉克瓷”青花瓷器。飘洋两地书展示了500余件侨批(“信”)、50余张侨批局历史照片。华人风物志集中展示了前后贯穿2000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华侨华人生产、生活和文化用品,包括南洋华侨使用的木工、割胶、打金等生产工具,华侨家庭使用的铜制锡制果盘、酒杯、香水瓶等生活用具,及电唱机、钱币、邮票等物品,反映海外华侨的真实生活和文化气息,见证独具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移民文化。

       香港、澳门、台湾文化及创意展:

  位于1号楼1层,面积1346平方米。展览以“互动时代”为主题,以新媒体设计为方向,着重展示香港、澳门及台湾创意文化领域的创作新成就与发展现状。来自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以新媒体为介质和创作手段,通过互动装置、概念影像、动画设计、光影表演等多种方式,将当代艺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带给观众全新知觉体验的同时,更折射出社会文化语境的丰富性与不断变化更新的状态。

 

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重点展品

1、《斗牛场景》:Pablo Picasso 巴勃罗·毕加索 (西 1881-1973)

2、《鸟91》:Pablo Picasso 巴勃罗·毕加索 (西 1881-1973)

3、《河边小道及乡间女子》:Paul-DésiréTrouillebert保罗·特鲁伊贝尔(法1829-1900)

4、《罗马圣卡洛教堂穹顶写生素描》:Pierre Mignard皮埃尔·米亚(法 1612-1695)

5、《希俄岛大屠杀草稿》:Eugène Delacroix欧仁·德拉克洛瓦(法 1798-1863)

6、《万山红遍》:李可染

7、《观瀑图》:傅抱石

8、《雪衣女》:张大千

9、《五月风荷图》:石鲁

10、《华岳生辉图》:何海霞

11、《敦煌供养人》:张大千

12、《九秋图》:齐白石

13、铜鼎(西周)

14、崇信县“父甲”铜觚(西周)

15、波带纹铜鼎(春秋)

16、金带饰一组(战国)

17、铜诏版(秦始皇二十六年)

18、对虎纹金箔带饰(战国)

19、怪兽纹金牌饰(战国)

20、狼噬牛金牌饰(公元前3世纪)

21、铜麋鹿(战国)

22、彩绘陶武士俑(西汉)

23、彩绘骑马武士俑(西汉)

24、陶六博俑(汉)

25、木马(汉)

26、鎏金铜骑马俑(西汉)

27、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西汉)

28、镶嵌红玛瑙虎柄金杯(约公元6世纪)

29、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北魏)

30、镂空球形香薰(唐)

31、镶绿松石鋬金壶(唐)

32、莲瓣摩羯纹银碗(唐)

33、弦纹玻璃杯(西汉)

34、铜奔马(东汉)

35、彩绘唐卡:兜率上师瑜伽(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敬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礼品。)

36、嵌珐琅铜饰包鲨鱼皮马鞍(新中国成立初期蒙古族代表敬献给中央领导人的礼品。)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 敦煌
下一篇:“上海屋里厢”摄影展:城市样本中的小记忆||上一篇:“诗意江南——李传新山水画巡展”合肥站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