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正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展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下午,由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联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共同主办,凯特琳·多尔蒂(Caitlín Doherty)和董冰峰、王春辰共同策划的大型国际录像艺术展览——“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主要分为“移动的时间:影像艺术50年,1965-2015”与“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 两大部分,同时加入香港录像艺术特别放映项目《同时性—重构香港II》。
在展览正式开幕之前,特邀此次展览"屏幕测试"部分策展人之一董冰峰、参展艺术家汪建伟、艺术评论家鲁明军、建筑与艺术评论家王家浩开展学术讲座。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开幕讲座现场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开幕讲座(左起):建筑与艺术评论家王家浩、此次展览"屏幕测试"部分策展人之一董冰峰、参展艺术家汪建伟、艺术评论家鲁明军
展览开幕前,策展人董冰峰为媒体及观众进行导览
近年,关于“录像艺术”(Video Art)的研究、历史整理和专题展览,不断在西方或非西方国家的大型美术馆相继举行,并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也一直在不断增强。早在今年7月初,这场以录像艺术发展脉络为轴,以互为呼应的两个部分共同呈现中外60余位艺术家的录像作品的展览,已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登场。
此次转展到广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谈到:“这个展览缘起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希望推荐一个关于影像艺术50年的展览来中国,但是我们觉得还应该有一个中国相关的展览与之形成呼应,于是请董冰峰、王春辰策展了1980年代以来华人录像艺术这一部分。早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时,这两个互相关联又互相独立的单元并置在一起,很多观众觉得,中国录像的确在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与西方存在一定广泛性,但在语言的探索以及不同艺术探索手法背后所包含的问题呈现,中国录像艺术有它的特殊性。如今这个展览能跨区域展出交流,也很难得。我们相信,这个展览活动将会在中国以及国际的艺术界、文艺界引发关注及相关的讨论,为当下动态影像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认知和思考。”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开幕现场
左起:此次展览"屏幕测试"部分策展人之一董冰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参展艺术家汪建伟、艺术评论家皮道坚、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艺术总监黄丽诗
在参展艺术家汪建伟看来,“当初我们选择录像的时候,就是因为在现成的很多语言里,我们都找不到这种阅读和制作的完美系统,当我们和观众都没有准备好时,它正好在这个时候产生了一种对我们以往经验和知识有一种不信任的感觉,我一直希望现在的录像仍然保持这样的一种力量。作为一个艺术家和实践者,我也在努力地做到这一点,但这种保持不是一种一厢情愿,必须通过劳动和实践……我现在有一种新的想象,不是说我们要去创造与众不同的视觉经验,恰恰相反,录像在今天承担的工作,是应该试着理解无法解释的东西——我觉得可能这是我对录像艺术直观的态度。”
参展艺术家汪建伟在开幕式上致辞
参展艺术家汪建伟在展览现场与观众交流
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提出,在当今世界,随着不断的全球化、快速消费和即时性,我们被移动的图像所包围。因而或许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我们非常有必要对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录像艺术的历史和发展给予密切关注。
王春辰亦说,在中国,我们需要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让录像艺术在中国的美术馆机构里落地生根,有常设的人员和部门来做这样的工作,因为它是当代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和物证。董冰峰也希望,这一次的项目并不是一个结论,而是提出更多开放性问题,让之变成一个可以持续提出问题的项目。
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在展览现场认真观看录像
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艺术总监黄丽诗在展览现场与嘉宾交流
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郭媚瑶、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施宝鑫在展览现场交流
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 RMCA 一号馆展出的“移动的时间:影像艺术50年,1965-2015”部分,由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策展事务副馆长凯特琳.多尔蒂策划,呈现了一系列在过去50年来对影像艺术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作品。展览追溯不同艺术家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影响——从1960年代录像艺术诞生之际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到像琼·乔纳斯(Joan Jonas)这样有影响力的女艺术家的行为作品,再到如今国际上涌现出的一批新媒体艺术家,尽管他们的作品不那么为人所知,但也推动这一媒介不断向前。
“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部分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白南准 《扣子偶发事件》 Button Happening 影像,黑白,有声 02 分00 秒 1965
而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 RMCA 二号馆展出的“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 部分由董冰峰及王春辰策展, 重点梳理和回顾过去三十多年,以“录像艺术”为创作主题,具有代表性的华人活动影像艺术作品,包括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录像初生”:介绍“录像艺术”是如何在华人区域中发生,以及如何形成一种自主的艺术媒介与文化命题的。
第二单元“媒介实验”:“录像艺术”的演进,同时也伴随着1990年代个人电脑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包括中国的“独立电影运动”(Independent Film Movement)和实验电影潮流的影响,使“录像艺术”在中国大陆呈现一种不断扩展中的美学实验。
第三单元“电影转向”: 艺术家拍摄电影作品,或电影导演制作以空间表现为形式的“电影装置”(Film Installation),日益成为当下“影像艺术”(Moving Image)发展的主题。电影不仅是一种当代艺术的媒介,更表现为一种强调见证与记录、具社会参与和行动力的重要方法论。
“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部分展览现场
另外,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 RMCA E双馆展出香港录像艺术特别放映项目《同时性—重构香港II》,该项目提出(历史地)重新阅读香港艺术家创作的移动影像。通过对1989至2014年间香港艺术家创作的影像艺术、动画片和纪录片进行筛选,审视那些可能被排除或者被遗忘的香港形象,该艺术项目得以对此时此地的体验进行重新阐释。
据悉,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一系列的公共课堂,邀请曹斐、凯特琳·多尔蒂、陈侗、冯梦波、李振华、梁学彬、王春辰、王功新等艺术家和学者参加。展览持续到2017年3月19日。
以下为部分参展作品截图——
白南准 《扣子偶发事件》 Button Happening 影像,黑白,有声 02 分00 秒 1965
安迪·沃霍尔《内与外》/ Outer and Inner Space 16mm 影片转换为电子文档,黑白,有声,双屏幕 33 分00 秒 1965
乌雷,玛丽娜·阿伯拉莫维奇 《AAA-AAA》/ AAA-AAA 影像,黑白,有声 12 分57 秒 1978
哈伦·法罗基《工人离开工厂》/ Workers Leaving the Factory 影像,黑白,彩色,有声 36 分00 秒 1995
尤利安·罗斯费尔德 《深金》/Deep Gold 单屏影像,黑白,有声 2013/2014 18分12秒
王功新《布鲁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挖个洞》录像装置作品:30 平米空间、电视机、声音,文献图片(黑白,25cm×20cm) 1995
汪建伟《零》/ Zero 高清录像转数字beta,彩色,立体声 18 分钟 2010
程然《奇迹寻踪》宽屏幕高清电影,5.1 声道环绕立体声 467 分38 秒 2015
邱志杰《西方》互动影像 1999
张培力《水——辞海标淮版》 单屏录像(PAL 格式),有声,彩色 9 分35 秒 1991
参展艺术家
一、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
乌雷/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Ulay/ Marina Abramović)
查尔斯•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
马克•布朗洛、英格丽•克韦尔和阿纳斯卡•斯科菲尔德(Mark Brownlow, Ingrid Kvale and Anuschka Schofield)
瓦里•艾斯波特(Valie Export)
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
让-吕克•戈达尔/安娜-玛丽•米耶维尔(Jean-Luc Godard and Anne-Marie Miéville)
米歇尔•汉德尔曼(Michelle Handelman)
琼•乔纳斯(Joan Jonas)
萨姆•朱里(Sam Jury)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
纳斯蒂奥•莫斯基多(Nástio Mosquito)
路易斯•费利佩•奥尔特加(Luis Felipe Ortega)
白南准(Nam June Paik)
尤利安•罗斯费尔德(Julian Rosefeldt)
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
迈克尔•斯诺(Michael Snow)
斯坦纳和伍迪•瓦苏尔卡(Steina and Woody Vasulka)
翁云鹏(Weng Yunpeng)
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二、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
曹斐,曹恺,陈界仁,程然,冯梦波,黄汉明,贾樟柯,李永斌,林科,陆扬,毛晨雨,苗颖,邱志杰,宋冬,王兵,王功新,汪建伟,王俊杰,徐坦,许哲瑜,徐震,杨福东,袁广鸣,周啸虎,张培力
三、香港录像艺术特别单元
鲍蔼伦,文晶莹,徐世琪,冯美华,罗颂雅蔡世豪,黎肖娴,陈序庆,周俊辉,麦海珊,方琛宇,古儒郎 &林海华,罗玉梅,郑智礼若昂·瓦斯科·派瓦,梁志和,萧子文,阿特·琼斯黄炳,黄荣法
关键字: 内容标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