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雅丽大气中显哲思情怀 “江山容我”曾光山水作品展在岭南会开幕

编辑:欧宝静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从本质上来说,我觉得好画家应该是一个诗人,只不过是他是通过他的笔墨去表达心中的那份诗情画意罢了,所以走到哪里他都应该是有诗的。——曾光

“江山容我”曾光山水作品展开幕嘉宾合影

“江山容我”曾光山水作品展开幕剪彩仪式

“江山容我”曾光山水作品展开幕现场

  2016年9月24日上午,由广东开明画院、民进广州市委文艺总支委员会主办,雅昌艺术网协办的“江山容我”曾光山水作品展在广州岭南会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主要展出了艺术家曾光数十件近年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展现出其由花鸟转而攻山水后,雅丽大气中所流露出的哲思情怀。民进广东省委副主委黄玲女士,广东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林雅杰先生,民进广州市委副主委李明汉先生,旅美著名华侨领袖古铣贤先生、国际佛教联合会秘书长弘化大和尚,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尹秋生先生,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先生,广州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卢德平先生等嘉宾出此次开幕式。

广东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林雅杰先生致辞

民进广州市委副主委李明汉先生致辞

旅美著名华侨领袖、画家古铣贤先生致辞并带来祝贺

广州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卢德平先生致辞

国际佛教联合会秘书长弘化大和尚致辞

此次展览艺术家曾光致辞

  艺术家曾光现为广东开明画院秘书长,出身于教育家庭的他,自小艺术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数十年来,曾光一直潜心书画研究,擅长花鸟、山水画。 早年曾以生气盎然、色彩明亮的向日葵创作为人所熟知,可以说,既有中国传统笔墨亦兼具西方造型与色彩的向日葵创作成为他的标志性题材。然而近年来,行遍大山大水的曾光潜心在山水画领域,将花鸟与山水的笔法与精神融合互借,成为他创作生涯中的又一突破与标识。

在展览现场,艺术家曾光与嘉宾及观众们合影

艺术家曾光与嘉宾们在展览作品前交流

  从展览现场作品可见,曾光山水画创作灵感来源于古老的传统山水田园文化营养,同时被其赋予现代精神,借山川之形直抒胸臆,或雄浑、或静谧,山水在他笔下赋予了雄强和壮阔,画面有新意,更有深层的人文意义。

  关于山水画创作,曾光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说,“传统的山水画田园山水画他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可居、可游、可赏,还有山水传统文化,超凡脱俗,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灵感。毕竟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人,而且我们的整个情感生活是跟这个时代的精神息息相关的,所以这里边也带上了我自己的很强的个人的烙印。比如说我去三峡采风的时候回来画了一批峡江风云的山水,这批作品我基本上就是以水墨为主,但我并不会用一种笔墨语言表达所有的东西,这是不足以表达的,我会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还有我的情感流露,我会调动不同的笔墨语言去塑造画面形象。”

“江山容我”曾光山水作品展展览现场

  岭南著名艺术家、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陈永锵如是评价曾光的艺术创作:“曾光兄由花鸟转而攻山水,除了一如既往的雅丽大气,又明显多了份哲思情怀。南岭浅绛,峡江烟云,都寄托了他对历史的追思和现实的关怀。他的笔墨语境不是单纯的形态描摹和技巧表现,作品传递出的情怀是风调雨顺的祝福,是历史缅怀和现实思索。难得的是他始终将自己看作‘行吟诗人’,带着‘一念清静,悠然入山’。于是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丰富的笔墨形式,少去了程式化和自然主义,留下了满满的真挚与真诚。”

“江山容我”曾光山水作品展展览现场

  谈及目前的创作计划及状态,曾光说,“中国文化的根源,应在源头上去探索,一个黄河文化还有一个长江文化,这两大流域的文化我们是不能缺乏的。黄河流域的文化我通过向日葵表达出来了,那么长江流域的文化我还要继续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里面我相信我会有新的发现,我也会有新的画面。”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6年9月3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托“物”言志 康勇峰香港首个展“不要在意我是谁”开幕||上一篇:北京中天华瑞书画院成立大会及书画笔会在京举办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