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时代•境迁”:中法艺术家与武汉的对话

编辑:洪镁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6年9月28日,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展“时代·境迁”在新世界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新世界中国地产、时代·新世界、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联合主办,法国比利牛斯波城及塔布高等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共同合作,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魏光庆、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徐文涛担任学术主持,展出阿加塔·扎马里亚·拜坦、阿来夏·提哈比、卡特琳娜·梅兰、潘晨农、何成云、严诚、李昊、甄鹤、朱利安·多瞿松、邓科、吕克·米兜、里奥·高里埃、哈姆赞·泽伊多夫、谢丽·克萨卡萨卡、刘纹羊、王晓新、周易17位中法艺术家17件作品。

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展“时代·境迁”嘉宾合影

  此次“时代·境迁”展览是“时代·新世界”于2016年推出的“时代·新青年”艺术交流计划的一部分,亦是湖北美术学院A3艺术计划的项目之一。在这个艺术交流计划中,湖北美术学院及法国比利牛斯波城及塔布高等艺术学院的艺术家共同参与,不仅包括了这个呈现最终交流成果的展览,亦包含法国艺术家的驻地项目。

新世界中国地产武汉区营销推广部助理总监杨松致辞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文化专员柯笛文(Didier Kimmoun)致辞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魏光庆致辞

艺术家代表 Catherine Melin致辞

  在这个驻地项目中,中法艺术家浸入武汉的大街小巷进行城市探险,从城市生活的现实景象去探寻“文化与艺术交流”,“使用艺术语言去做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最终形成了9组绘画、图像、装置、视频作品呈现艺术家与这座城市、与居住在这座城市中的人的对话

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展“时代·境迁”展览开幕现场

  进入展厅看到的即是周易的装置作品《如同一个幽灵》。在这件作品中,周易用色彩鲜明的交通障碍物搭起了一座桥,“我尝试在空间中勾勒出一次旅程。一座桥透过它弯曲的曲线讲述着像幽灵一般的步伐”。周易在与联合创作的法国艺术家Léo讨论后,创作了这件装置作品,“中国式的道路标示”构成了艺术家的这一个旅程。

周易《如同一个幽灵》

联合创作作品《构图对话》 

甄鹤&阿佳塔.扎玛利亚拜坦《2+++ 》

邓科《?》 

卡特琳娜.梅兰《漂浮》 

  阿来夏·提哈比的《机械装潢》是一件趣味性的影像作品。在阿来夏此次在中国的旅程中,他看到大大小小的机械遍布于整个城市,在艺术家看来,“他们周而复始的动作是他们自有的编舞方式”,将人类与机器置于一个不平衡的舞蹈当中,阿来夏希望在这段视频中让大家看到的是建造于解构的关系。

阿来夏.提哈比《机械装潢》

李昊《甜蜜的生活》 150x122cm 

谢丽.克萨卡萨卡《栅栏》 

严诚《心中花园》 

吕克.米兜《雕塑-事故》 

  王晓新的作品似乎总是从一种怀抱生活的热情中出发,此次展出的《新世界旅行团》是艺术家“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观看团”。王晓新介绍,这件作品的创作起源于城市居民对自己所在城市的陌生感,通过这件作品,艺术家首先希望能够“重建与共建居民与城市的联系”;另一方面,王晓新表示,“对景观重复观看与影像的重复生产也是旅行团的特长之一”。

王晓新《新世界旅行团》 

哈姆赞.泽伊多夫《透视法》 

潘晨农《寻物历险记》 

  在朱利安·多霍松的《模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初入武汉的欧洲人对这座城市的关注,“首先,这里的太阳和它的热度赋予了这座城市极其居民不一样的节奏。从建筑的角度,尤其是建筑的体量与巨大的外形,通过建筑的物质性和云形的形状,将水平线分割开来。从居民的角度,在小巷里边,空间的狭窄促使武汉人将声音变成他们环境的一个拓展,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商业空间中。比法国多得多的居民演唱,也成为城市声音景象的另一面”。通过不同的模块互动,朱利安希望探寻“轻”、“平衡”与“声音”的问题。

朱利安.多霍松《模块》 

里奥.高里埃《宇宙》 

何成云《大侠街》 视频截图 

刘纹羊《从瓦朗斯到武汉》 

  新世界方面表示,此次艺术交流活动不仅包括法国艺术家前往中国的交流与展览,还包括中国艺术家前往法国的当代艺术教学与生态访问,“旨在相互推进两校的当代艺术的教学与创作,进一步加深两校的整体艺术氛围的相互呼应。”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系主任魏光庆在介绍了此次交流计划后表示,“此次湖北美术学院与国比利牛斯波城及塔布高等艺术学院的文化交流,不仅增强了中法两国艺术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中法两国在艺术、文化上的友好合作,也有助于湖北的当代艺术发展,尤其对新一代青年艺术家而言更具启发意义”。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新世界艺术中心,中法艺术交流新世界艺术中心 中法艺术交流
下一篇:“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红军标语展即将亮相重庆三峡博物馆||上一篇:“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即将亮相长沙博物馆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