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南博院藏娄东绘画特展在太仓开幕:展现以“四王”为首的“娄水文华”

编辑:房卫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6年10月2日,“娄水文华”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娄东绘画回乡特展在江苏太仓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了以清代“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大家的精品六十余幅(套)。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致辞

苏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尹占群致辞

开幕现场

  作为江苏太仓人的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向雅昌艺术网介绍道,太仓位于娄水之东,故自古以来就有了娄东的别称。娄东画派的绘画是娄东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末清初我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中,绘画流派云集,娄东画派的诞生极具代表性,是清代最大的山水画派。娄东画派注重传统绘画的继承,在师法元四家、董其昌等人具有主观表现和抒情倾向的基础上,不断上溯宋元山水名家尤其董源、巨然的传统,确立了具有抽象的主体山水绘画的审美趣味,形成了系统的山水画笔墨新语汇,完成了宋元客体山水向主体山水范畴的转型。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娄东画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我们主持策划“娄水文华——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娄东绘画回乡特展”,故地新游,是在外游子的一次回乡之旅。从娄东画派形成之初至今天在故乡的集中展示,也算是完成了一次具有时空意义的文化轮回。”龚良告诉雅昌艺术网。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华庭血脉》、《集古大成》、《金针微度》、《麓台精神》、《麓台正脉》五个单元。

  《华亭血脉》介绍的是王时敏与王鉴,王时敏与王鉴作为明末董其昌的亲传弟子,在绘画创作观念和审美思想、绘画风格上都深受董其昌的影响,他们尊崇董巨、元四家画风为主体的新审美规范,进一步提出“南宗画派”“正宗”“正脉”的思想观念,注重笔墨和意境的锤炼,推陈出新,成功地创造出具有新审美特色的山水画。作为娄东画派的先驱和创建者,王时敏与王鉴承上启下,直接推动了娄东画派以及虞山画派的形成和发展。

王时敏  答菊图

王时敏  仿大痴山水图

王  鉴  浮岚暖翠图

王鉴  溪色棹声图

  《集古大成》这一单元展示的是王翚。作为王时敏、王鉴的学生,王翚坚持“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的画学理念,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他在正宗传统主流中再次创新,以董其昌‘集大成’的信念为基础,尝试将南宗与北宗的画风作新的综合,从而完成了重构山水画风格的系统化进展。

王翚  古木奇峰图轴

王翚  山堂文会图轴

  《金针微度》介绍的是王原祁,作为王时敏之孙,王原祁秉承家学,深得元人浑厚苍茫的韵度,绘画风格苍老秀润、古隽浑逸,有“笔端金刚杵”之称,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王原祁由于家学渊源、社会地位以及个人的才气使然,师法其绘画成为一时风气。娄东画派的正式形成,以王原祁的出现才真正形成和具有规模。

王原祁  溪山深秀图

王原祁  峰峦积翠图

  《麓台精神》这一单元说的是王原祁弟子群体,包括家族成员王撰、王昱、王敬铭等人,以及直接师法王原祁的弟子们,如黄鼎、王敬铭、曹培源、金永熙、李为宪、温仪、华鲲、唐岱等,他们组成了娄东画派的中坚力量。

黄 鼎  秋山萧寺图

王昱  夏山林馆图

王敬铭  仿大痴山水图卷

  最后一个单元《麓台正脉》展示的是娄东画派传人,由于时空关系,清代不少画家没有直接师法王原祁的经历,但其创作原则、审美风尚、笔墨风格等,多规依王氏笔法墨趣,成为娄东画派的直接传人。他们或王氏后裔,或再传弟子,如钱维城、王诘、王凤仪、李豫得、董诰、王学浩、王用誉、王应绶、王元林、盛大士等。

董邦达  山径幽篁图轴

王凤仪  白云深处图

张宗苍  仿大痴富春山图

王学浩  溪山老屋图

王  宸  溪山静坐图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4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保利香港秋拍:两枚圆形足色全美钻石以8260万港元成交||上一篇:香港蘇富比秋拍:刘小东《阳光普照》1808万港元成交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